但她是医者,望闻问切之外,也见过太多各种各样的病例,这不过是其中一例罢了,从医者的角度,她自有体会。
何况脉象的起伏不定,也告诉她病人的情绪再次波动起来了,让她眉头拧得更紧。
“父亲难过,儿子能体会一二,毕竟儿子也为人父,也曾渴望亲情、家人、孩子。”
这时,赵子诚也在脚榻上跪坐下来,目前透着忧伤,看着病榻上黯然失神的老人,缓缓开口。
这也是他第一次如此自然而主动地开口叫了父亲,以前都叫王爷,更没有自称过儿子。
虽然接受了认亲,也接受了这个父亲,但他毕竟心里还有些别扭,而没有那般理所当然地确认过关系。
“有些话儿子没有资格说三道四,毕竟逝去的,也是儿子的兄弟姐妹,每一个的身份,都比儿子高。”
所以,说多了反而让人觉得,他这个可能连庶子都算不上的人,是在得意自己的运气,只因生长在民间,而逃过王府的死劫,侥幸长大了。
也正是因为王府名份上的这些血脉都没有了,才有他回来成为世子的机会。
“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父亲再难过、难受,也挽回不了已经失去的孩子。”
“但真相已出,前事之殇、后事之鉴,父亲要做的事情不是被过去纠缠,而是早些康复,重掌王府,将来,再添子息。”
“王府,会再次热闹起来的,父亲也能有机会傍着自己的孩儿出生、长大,只希望那时,王府里不再有争宠、谋害的事情了。”
“儿子认为,一个好女人,抵得过百个美人,一个好母亲,抵得过金山银山好家世。”
第1675章 源于利益
所以,既是劝父亲看开些,也是向父亲表明他的态度。
现在大家都清楚,赵王府出了这么大的事儿,也就是后院里女人太多惹的祸嘛。
而赵子诚的立场,他是绝对绝对不接受利益联姻、乱收女人这种事的,他只要他媳妇儿一个人。
一个好娘子、一个好娘亲,是什么利益都比不上的。
而他,也希望父亲再添子嗣,那时,他当然不会住在王府里,也不会与其他人争宠、争权。
将来,他便继承不了亲王之爵,也会是个郡王,皇室便不给他郡王,总也会是个公、侯。
在别人眼中非争这可的理由,在他心里根本不算什么,赵王府的家业便一点也落不到他头上,他也还有归云庄。
所以,他此时可以明白说出这样的话,清楚表达了自己的立场,而不怕被人误会。
因为在场的人都知道,王府给的身份,于他真的只是锦上添花,他不是非要不可。
而他更不是京城那些权门世家,无需为利益妥协,更无需靠争宠来获得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