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告诉你都是一个意思?一个意思为啥说三遍,起强调作用的吗?”李泰抬手摸摸李治的脑袋,微微一笑:“雉奴,你不能光从字面上理解意思,那样就算背得滚瓜烂熟,也是屁用没有。”
李治眨巴眨巴眼睛,可怜兮兮的小样又出来了:“那长史就这么教的,就让我背。”
“学诗一定要知道诗的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写的是周宣王即位不久,当时周王朝真是风雨飘摇,四方夷族都要蚕食它,敌人的军队打到了离都城只有三十里。”
李治的嘴巴一下张得大大的,离都城三十里?那不是要亡国了吗?顿时感觉好紧张。
“当时的周宣王手下没人,手里没钱,连续五年大旱、万民离散。他紧急召大臣们进宫议事,为了方便大臣夜晚进宫,在院里用树枝缠绕在木棍上点燃。”
庭燎就是在院子里点上大火把嘛,这个李治还是懂的,他就饶有兴趣的看着李泰,李泰继续给他讲。
“周宣王刚睡下就惊醒,问夜如何其?夜怎么样了?到什么时辰了?身边人回答,夜未央,就是说还早,没到半夜呢,你再睡会儿吧,庭燎已经点着了,开始放光了。”
“周宣王第二次醒来问夜如何其?下人回答夜未艾,艾就是尽头,说明过了午夜了,但是时间还早,不用起来,庭燎正烧得旺,由于夜很黑,所以庭燎显得特别亮。”
“周宣王第三次问的时候,下人说夜乡晨,就是说天放亮了,庭燎还有点光亮不多,人也到齐了,旌旗招展的,可以起来开朝会了。”
“所以说这三段可不是一个意思,随着时间的推进,紧迫感是层层递进的。周宣王的三次发问,说明他睡不好,他那种忧心忡忡的心情,你要是能有一点体会,背这个就不难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kanshuc.cc。手机版:https://m.kanshuc.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