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诗观,这便是姜浩和刘伯温选择落脚的小道观。
等到了道观才发现,这就是一处即将荒废的小型道观,整个道观就只有六个小道士,一番打探之下才知道,原来道观的老观主不久前仙去了,小道观还真是处在群龙无首的状态。
跟小道士们聊了一会,姜浩这才知道,这六个小道士都是老观主收留的孤儿,最大的现在也才只有十七岁,最小的那个才八岁。
如今老观主不在了,他们六个再次成了孤儿,道观平时也没有人来布施,根本就没有生活来源,眼看着就要散伙。
了解到这一切,姜浩和刘伯温对视一眼,全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古怪之色。
不得不说,这白诗观简直就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尤其是刚刚仙逝的老观主,年龄刚好七十岁,没比刘伯温大多少。
几个小道士又没有给老观主销户,如此一来,连身份都是现成的。
最让刘伯温感到诧异的是,这白诗观的老观主,竟然同样姓刘,单名一个济字,跟他的刘基几乎就是谐音,简直就是天定的缘分。
不仅如此,老观主还有一个道号——伯达道人,其中的伯字,正是他刘伯温的伯。
就这样,刘伯温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白诗观的老观主伯达道人,然后一出手就给道观布施了上百两银子,足够几个小道士吃一年的。
当然了,银子肯定是出自姜浩之手,刘伯温的手里肯定是没有的。
小道士们简直欢天喜地,很是开心地接纳了刘伯温顶替老观主,而姜浩则是暗中给刘伯温塞了上百两黄金,足够小道观几年的开支。
“嘿嘿,刘道长,您看您对这里的一切可还满意?用不用我暗中找人修缮一下整座道观?”
给了几个小道士十两银子下山采买,姜浩跟刘伯温在观主的房间里喝起了茶,同时悠闲地聊起天来。
“咳咳,自然是不必,这白诗观虽然简陋了一点,不过总的来说还算可以,等我抽时间带着几个孩子修葺一下,也算是有点事做。”
刘伯温对于这个道长的称呼多少还有些不适应,不过好在姓氏没变,倒也不会太别扭。
“这样也好,对了,刘道长平日里可以多抽出一些时间练练武功,甚至可以教一教这几个小娃娃,说不定能教出几个大人物呢!”
他对于刘伯温的身体改造十分彻底,只要刘伯温稍加练习,至少都是上等的一流武者,倒也完全有资格教授他人修炼。
而且以一个身怀武艺的老道士的身份呈现给世人,更能撇清他原本的身份,毕竟,谁都知道原本的刘伯温是不懂武艺的。
“哈哈,小兄弟想的倒是周到。”
刘伯温对姜浩的细密心思十分佩服,明明年纪不大,但看问题却是总能看到点子上,简直比他认识的那些年轻人强了太多太多。
如果姜浩能够出仕为官的话,估计至少都能做个宰相当当。
“小兄弟,大恩不言谢,你对老朽的恩德,老朽永生不忘,它日有需要老朽的地方,小兄弟尽管开口便是,老朽别的做不了,但帮小兄弟写写画画还是没问题的。”
神情一正,刘伯温捋了捋自己的小胡须,几乎就是开门见山地说道。
他知道姜浩来自后世,他所能为姜浩做的,就是用自己还算说得过去的文笔,帮姜浩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除此之外,他恐怕很难在其它问题上帮到姜浩。
“咳咳,刘道长客气了,我深知刘道长在文学上的造诣,今后有空,确实希望能够跟刘道长学习学习笔墨丹青。”
姜浩被刘伯温说的有些不好意思,有种小心思被人给看透了的感觉。
不过他明人不说暗话,本来就是希望能够得到刘伯温的一些佳作,拿到后世供更多人欣赏,这也算不上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哈哈哈,若小兄弟愿意学,老朽定会倾尽所有,只望小兄弟不嫌弃就好。”
刘伯温对姜浩的这种直率也是颇为赞赏,话说回来,如果姜浩真的愿意学习他的技艺,他还真的挺愿意教的。
“那就这么说定了,我今后有时间就会常来,至于现在么,我还有些琐事要去处理,就先跟刘道长说声再见了。”
能做的都已经做完,接下来的事情,他相信刘伯温自己就能处理好,反正眼下有了真气护身,安全方面根本不需要担忧。
况且他能救对方一时,但不可能守护对方一辈子,后面的路,只能是对方自己去走。
“小兄弟有事就去忙吧,咱们下次再会,等老朽把这里整顿好,下次陪小兄弟畅饮几杯。”
刘伯温坦然一笑,对着姜浩拱了拱手道。
“没问题,既然如此,那在下就先行告辞了,咱们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