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运动员混出头的能有几个?尤其是应小澄练的中距离跑,800米和1500米的奥运决赛连亚洲人都很难看见,是被欧美长时间垄断的体育项目。就算是其他项目,能在奥运会上如愿以偿是极少数情况,绝大多数选手是带着一身伤病退役的。
为了完成高强度训练,很多选手只接受了义务教育,文化水平不高,没有文凭,拼到退役要转业了能做什么?
应小澄当然考虑过现实问题,事实上这是每一个运动员都需要考虑的。但应小澄从来没有想过,柏浔可以是他的底气。
你的意思是,我退役了要靠他养吗?
这跟应小澄计划的未来不太一样,毕竟一直以来,他发愁的问题都是自己需要赚多少钱才能养得起柏浔。因为他不像柏建林那么有能力,能让柏浔活得自由自在。
他赚得不多,活得就省,但也不算抠门。不过那个六千块钱的烟花他就算月入十万也理解不了,可是柏浔就能理解。因为他是被他爷爷富养大的,从来不需要发愁钱的问题。
应小澄是穷小子,买不起六千块的烟花,但也没想过要柏浔消费降级,以后都陪他玩一块钱一盒的摔炮。
这就是他们门不当户不对,彼此的家庭条件相差太远。哪怕应小澄从来没有那样的意思,亲近如发小都会觉得,他和柏浔在一起也算给自己的人生找了一条捷径。
-
和王庆结束通话后,应小澄还坐在训练馆里,疲惫地转着手机玩。
场馆顶上的灯关了一半,因为很多人都已经离开了,他是最后一个。
他今天给自己加练了,计划未来一到两周都会给自己加练,直到他被耽误的训练能追回来,体能和状态能尽快恢复该有的水平。
竞技体育就是很残忍,有时候就是一天的训练都耽误不得,而他却耽误了两周。他不是后悔去法国,意外失忆怪不了别人,事情既然发生了怎么想也没用。就像他从来没有后悔选择练田径,哪怕他很可能连奥运会的半决赛都跑不进去。
如果他不练田径,现在会在做什么?
应小澄不喜欢想这种没有用的,他喜欢田径,也感激带自己走上这条路的老师。
不跑步,难道他能给自己考个大学吗?
不当运动员,他要去工地搬砖吗?
其实不管他怎么选,只要他是一个穷小子,就会有人认为他是看上柏浔家的钱和背景,毕竟那是多好的东西,能解决人生绝大部分烦恼。说不想要的都是虚伪。
场馆的寂静突然被手机铃声打破。
应小澄顿了一下,接起柏浔打来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