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看起来是打的有来有回,总兵还能捞些功绩,实际上都是事先商量好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把铁器运出去。
“他们卖出去的每一个铁锅,最后都会变成弓箭射在边关将士的身上!朕饶不了他们!”
“平安州总兵处死!他贪了多少银子,就往他身上摞多少!他要是能撑住,朕就饶了他这条命,银子一分不要,全给他。”
皇帝气得满脸通红,尹恩立正要劝,顾庆之道:“不如凌迟。”
皇帝立即就冷静了下来,“这事儿王子腾也脱不了干系!他奉旨巡边巡的是什么?去看大漠孤烟直吗?人家先汉的使节,一人就敢出使西域,一人就能逼退大军,朕的这些忠臣们,好吃好喝伺候着,一个比一个怕死,一个比一个贪财。”
顾庆之把卷宗递了过去,皇帝拿在手里,道:“朕仔细看看。怎么处置的确不能凭一时之气。借这一次,朕要叫他们再也不敢。”
天色已晚,皇帝叫两人去休息,不管是尹恩立跟顾庆之也都劝皇帝晚上别看这个了。
尹恩立又道:“查得及时,他们也都是自家支撑不住了才想这些歪门邪道来银子的法子,运出去的铁器也不多,况且草原上炼铁的工艺落后,除非真的直接运了兵器,铁锅也不好加工成弓箭的。” “不过还是不能开这个口子,需得严惩才是。”顾庆之又帮他找补一句。
皇帝板着脸,“朕知道。”他又吩咐全公公,“明日叫内阁和尚书,还有大理寺的人都来。”
顾庆之跟尹恩立结伴出来,尹恩立叹了口气,道:“若不是贾家被人偷了,兴许还要再过两天。”
“偷了?”顾庆之疑惑道:“他们住得那么靠里,京里治安不至于能叫贼人混进内城吧?”
“有内贼,还有贾家的逃奴,说不定还有府里的人引路。”尹恩立道:“他们是真的活该,你知道吗?这案子最开始是贾府大老爷的女婿报上来的。说是追捕贾家逃奴的时候,觉得他们身上的银子太多了。一个正常的国公府,是过不了这么奢靡的日子的。”
顾庆之道:“所以这也提了个醒,那些传了几代的国公郡王,也该好好查查了。”
“这事儿完了就去查!”尹恩立坚定道。
顾庆之回去的挺晚,林黛玉都已经松了头发,斜靠在床边了。
见顾庆之进来,她伸了手道:“冷不冷?我给你暖暖手。”
顾庆之把贾家的事儿一说,道:“当初的四王八公牵连了四家,还有不少官员富商。”
林黛玉叹道:“原先我在贾家虽然不曾管家,可平日里耳濡目染的,也能听见不少。他们家里的祖产商铺还有田庄……我不管怎么算,他们一年都能倒找出去十来万两银子。但他们家里没一个人害怕的,有时候不知道他们是真傻还是装傻。”
“有人是真傻,也有人想着天塌下来高个儿顶着,也有人想着要死一起死,也就没那么害怕了。”
查出这么大的案子,打猎是打不成了,皇帝跟随行的官员先议了个大致章程出来,便起驾回京了。
京里也是明面上安静,暗地里乱成一团,尤其是相关这些人家,有官职有爵位的都被关在府里,惶惶不可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