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已过了十几年,再说起这些时,她已经不会哭了,只是心还有点痛。
【再回复一下刘老三的问题。“一等功臣之家”不属于军功级别,而是国家颁发给荣获一等功的军人家属的荣耀牌匾。大家应该都知道,咱们国家军功体系里一般分为: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特等功四个级别。其中特等功等级最高,获得难度是超乎想象的。一等功也很难了,人家都说几乎见不到活着的一等功,只有为国家、人民做出巨大贡献才能被追赠的,而这巨大贡献往往都是以生命的代价换取的。
我大堂叔……也是这样。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边防战士,算不上官吧。】
刘邦愣了愣,普通士卒牺牲便给予这样大的荣誉么?可是打仗哪有不死人的?一场战役牺牲者成千上万,甚至很多都无名无姓,每一位都如此,朝廷哪里抚恤得过来?
而万历八年,张居正却不觉着疑惑。
先前老先生在院中讲课,他便察觉到后世应当是个和平盛世,想来承平日久,早已无战事了。而一个普通士卒立大功被封爵之事在明朝也屡见不鲜。
在大明便有四大军功:先登、陷阵、斩将、夺旗,通通都是九死一生。而他张家本是乡间一野夫,先祖张关保原本也是徐达麾下一小兵,正是在采石矶战役中勇猛非常,头一个冲入敌阵,立下先登之功而被封千户,从此恩荫张家数代人。
有这一层渊源,因此张居正对特意在几百年后为他平反的后辈更感到亲切了。
而且后世这颁发荣誉牌匾的法子也不错,或许能对军户逃亡之事有所缓解。可以先在戚继光军中试试,他那儿的兵都不孬,也能称得上一声抗倭英雄!
但他还对后世征兵制感到好奇,他注意到后辈所言“报名参军”后提到的一系列流程。后世募兵怎么如此严格?竟还对主动投军之人挑挑拣拣,大明朝可是设立了卫所制度、世袭军户,都还有无数人逃边、匿户!宁愿到地主家的隐奴,也不愿当军户。
后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内殿中哭声仍一声高过一声,但好似万历已哀求得到了李太后的原谅,母子两个正在抱头痛哭。张居正根本就没担心,李太后不可能真越过他这个首辅、越过文武百官一人废帝,因此张居正一点也不为万历着急。 何况璐王被李太后无度溺爱得更加飞扬跋扈、欺男霸女、荒淫无度,与那草包中的草包璐王相比,在他手底下严格教导了八年的万历,也绝对称得上一句品学兼优了。
虽说万历日后会抄他的家、杀他的家人、毁了他毕生心血……还是有点生气!
但为家国社稷计,张居正是宁愿选择万历也不会要璐王那头蠢猪的。
且由着他们母子哭一阵吧。
李太后也是个凡庸的妇人,但幸好晓以利害,她还能听得进劝告,不是固执之人。
也不知是否后人对他新政的肯定让张居正有了继续向前的底气,他竟对当今圣上无法成为一个明君而释然了,只要改革能进行下去……张居正不免生出放弃万历的念头,而将心思放在日后的太子身上……虽然此时皇帝还没诞下长子。
总会生的,回头令李太后多多督促便是。
这般一想,他心结也已解,捋了捋长须,分外淡然,反倒思索后发出了第一个评论:“敢问后辈,尔之朝廷为何不行兵役?”
【明摄宗:好好奇,你说我们国家为什么不用像棒子似的服兵役呢?】
张居正:……嗯?
作者有话要说:李斯:?真的不在意我的感受吗陛下!
张居正:从期待万历当明君到把万历当生娃工具的转变
第16章 说说兵役
这仙迹……很有些古怪。
张居正这样聪明了一辈子的人,已察觉到这天上巨眼似乎在刻意隐瞒着什么。
而“棒子”又是什么……难道有个外邦国名曰棒子?
真是随意的名字啊。
在张居正发言之时,林菱不想多说这些伤心事,已经举着手机支架往院里走了,嘴里还说着:
【好啦好啦,我们不说这个了,看看里面吧。其实我们家自从我爸走以后就没有装修过了,所以看起来有点老旧。邻居们大多都盖了新房,我爷爷想留着我爸和奶奶的房间,就一直没动,现在我爷爷年纪也大了,住着也很不方便了,所以我这回回来,就想着也要重新装修一下,让我爷爷能住得更舒服一点。】
然后迈过门槛时看到明摄宗发言,她一见这id就眉眼温柔包含笑意,还先打了声招呼:
【呦,太岳公好。】
她刚打了声招呼,就见直播间又有新人进来冒泡了:
【智慧女孩不秃头:好新奇没见过的直播画风,关注了。】
林菱高兴地感谢:“谢谢秃头女孩儿的关注!”
【智慧女孩不秃头:是不秃头,谢谢。】
【智慧女孩不秃头:直播间里的胖友都是玩梗达人吗?居然有人叫明摄宗,真是随机吓屎一个万历好吗!】
林菱成功被新人带偏,又开始滔滔不绝:
【是啊,如果张居正真的能看到我们中华的繁华盛世就好了。其实从他的所作所为来看,我们可能会在哀叹,如果他能“识时务”点,放纵万历爱财、爱享乐的癖好,凭借万历于他的十年师生情分,他最后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可是他不是忠于一朝一臣的人,他忠于大明,也忠于华夏千千万。他不是为了万历而改革,他是为救大明而改革!】
【智慧女孩不秃头:主播你暴露粉籍了。不过我记得不知道哪里看过,张居正一心想做霍光和伊尹那般匡扶社稷的人,但他没能遇到汉宣帝,更没有遇到商汤,于是只能自己上了,虽然只做到压制皇权十年,但何尝不算是一种进步呢?确实蛮厉害。】
林菱连连点头 【对啊对啊,海瑞说他“工于谋国,拙于谋身”,并非暗示他私德有亏,而是因为他在皇权至上的时代,妄图压制皇帝,他为变法图强连皇帝的权威都能不顾,就“擅权专政”四字,他怎么可能不死?张家怎么可能不覆灭?
他后期为什么那么霸道、急躁甚至不择手段,因为反弹太大,而他身体每况日下。所有人都在掘大明的根时,只有他一个人拼命救大明!
可他纵是天纵奇才也快压不住了。
所以他临终前曾说:“我已是油干灯尽……那些仇视我的人,必会伺机反扑,但我已是毁誉不计。”他什么都知道,可他一直如此坚定,就算死亡都不能动摇他的意志,他真的超强!】
林菱笑了。
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scriptgtread_xia()/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