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是嬴政与李斯提出一项改革,他们便要反对一项。
而六国那些遗民更是整天以故国为念,嬴政早就想焚烧除了《秦记》之外六国的史书了,还有编的那些《诗》、《书》,无不明里暗里诋毁秦国,妖言惑众以乱民心,岂能不烧?
不过只是烧点书罢了,嬴政深深觉着日后的自己十分仁慈。
至于坑儒?嬴政有点疑惑,那淳于越天天在自个面前说三道四,他都没有和他一般见识,为何后来还会坑杀儒士?
至于,扶苏行劝谏之举,嬴政也没有太出乎意料。
扶苏身边有百家之师,但在众多的学家理论中,他的确更偏向仁爱与德治的思想,在政事上提出的想法又时常与秦始皇信奉的法家背道而驰。
不过他的儿子嬴政还算了解,扶苏不至于会为了儒家与他这个皇父作对,这其中一定还有其他原因。
此时,扶苏其实一直候在大殿外,他在自己宫殿中听到自己的名字与未来便心神不宁,心中又是自责又是悲哀,于是匆匆赶到父亲身边,却又听到仙迹说他未经查证便自刎而死,心中更是羞愧,更加不知如何面对父皇,不由更加踌躇了起来。
于是寺人拔足奔出殿外,就见到在廊下徘徊的大公子,不由大喜,上前行礼拜见:“陛下要见大公子,请大公子随奴入内!”
扶苏低着头走了进去,一进去便跪下,犹豫了半晌也没敢抬头,只忍着心中翻涌的酸涩之意道:“儿叫父皇失望了。”
“起来,莫要做此小儿情态。”嬴政摆出严父的模样板着脸,“一旁坐着,你也好好听一听,后人是如何看你。”
“喏……”扶苏抬起头来,往左侧望去,看见了衣衫凌乱、形容狼狈的李斯,而李斯也已乖觉地拢了拢满地的竹简,手脚并用地将竹简推到了外头,讪笑着将嬴政下首的位置让给了扶苏。
扶苏不知道现在该如何称呼李斯,默默坐下,而到这个据说以后会害死他的人,他竟然也生不出什么怒意。
如今的他,心头都是茫然。
【我们应该都知道,焚书坑儒其实是不同的两件事。
焚书一事历史学者大多都认定有此事,毕竟当时诸子百家争鸣,特别喜欢辩论、批评政治。打个比方,就像咱们现在有些被某些势力渗透的家伙成天在网上唱衰种花家,无脑批评国家的方方面面,造谣蛊惑不明真相的小老百姓一般,那时候六国遗留下的那些人也有这种风气,你就可以理解秦始皇作为执政之君王,为何会那么愤怒。
他要推行郡县制、要做书同文、车同轨等文化改革,还要修长城抗匈奴,本来就忙得不可开交,这些号称儒士的家伙还要跟他唱反调、泼冷水,非要摁着秦始皇的脑袋要求他效仿周礼的古制来当这个皇帝,如若不肯效仿就骂他暴秦无礼、西蛮无德,你说他烦不烦?
而焚书,具体焚了什么书呢?其中有一本《尚书》,大家应该也都知道《尚书》是儒家最核心的经典,历代儒家子弟都要研习这本书,这本书主要记载了那些三皇五帝、上古圣人的事迹,也就是那些儒士用来借古讽今、讥讽秦始皇的一个重要依据,所以烦不胜烦的秦始皇直接将他们天天挂在嘴边的治世思想给烧了,看你们日后拿什么来骂我!
第二个就是我们熟悉的《诗经》,我们都知道,《诗经》是收录六国诗歌的一部著作,其中有不少都是赞颂、歌颂六国历代君王的,别人天天在嬴政耳边唱六国的先王多贤德,你觉得秦始皇能喜欢《诗经》吗?
除此之外,秦始皇还焚毁了除了秦国以外的各国史书、焚毁博士官所所藏的除了医药、占卜、农书等实用书籍之外的所有私人藏书,不仅如此,如果有人敢私藏禁书,将会直接“黥为城旦”,登上一辈子修长城的特快列车。
还有,秦始皇还关闭了私人的学校,“禁私学”,直接把那些人能聚在一起骂他的地方给关了,最后他还把欺骗他的术士们经常要使用的《周易》、《老子》给烧了个干净。
所以我们能看得出来,“焚书”其实是秦始皇为了思想统一的一项强硬措施,虽然手段过于强硬,但秦始皇并非意气用事,站在秦始皇意图巩固统治的角度,其实算一件正常的事。】
这话说到嬴政心坎里了,嬴政点头道:“后人知我心意。”
用不着说将来,他现在就够烦那些天天叽叽喳喳讽刺朝纲的儒士了!
等等。
他是不是听到了……术士竟敢欺骗他?!
【所以焚书坑儒的重点从来不在坑儒上面,而是“焚书”。
虽为了统一思想,但焚书也导致大秦将“士人”阶层得罪了干净,成为了秦灭亡的原因之一。
我们现在可能很难理解,为什么在秦朝“士人”会有那么大的力量。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士人”这个阶级已成为一股无法忽视的政治力量,当时“士人”与“公卿”是相互制衡的,也是诸侯国中最主要的两股力量。
而“六国士人”也是秦国官僚体系里极为重要的存在。比如商鞅、张仪,范睢,吕不韦,李斯等秦相,通通都是原本六国出身的“外国客卿”,像李斯他们这样到各国做官的“士人”不胜凡举,这也是一些没能入秦为官的士人竭力反对郡县制,不停鼓吹分封制的原因。 可别将当时的各家学子想得那么单纯,咱们细想想,他们是真心敬畏周礼才要求恢复分封制的吗?】
作者有话要说:
注:出自鲁迅《狂人日记》
其实不管哪个朝代的法律和道德约束,归根究底都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外部表现。
秦法的开明是如此,理学的压迫也是如此。
这么想想,也有点为当时的老百姓感到难过呢。
第40章 霸王道
◎秦人的鲜血与风雨飘摇的大秦一起被浓重的黑夜覆没。◎
“小人之心,焉有真心复立周礼?”嬴政听后嗤之以鼻,冷冷一笑。
那些六国士人只不过想让他将膝下诸位公子都分封到关东六国故土,他们也能因诸王征辟门客被招揽入朝,好继续享受荣华富贵,重演战国时一句话劝服各王,成就朝登天子门夕为诸侯相的荣耀。
如今因郡县制,他们失去了入朝为官的机会,失去了当门客攀龙门的希望,又因他焚书、禁私学,想来日后更是将他们作为客卿的退路都堵死了。
他们不过都是为了自己,哪是为了什么周礼?
嬴政就是因为看透了这些士人的私心,更不愿恢复六国遗风,才更加不愿向他们妥协。
何况,郡县制何错之有?
林菱听到这,顺带跟直播间的网友嘀咕:
【你们有没有觉得秦朝那些儒士拽拽的,而且不知道在拽什么,听起来跟键盘侠似的,这个看不惯那个看不惯的,这么想想顿时能共情天天被网暴的始皇大大了,真是怎一个惨字了得!】
键盘侠?扶苏悄悄竖起耳朵,那是什么侠?他只听说过游侠。
【至于坑儒,历史学家对这件事情大多是持否定态度的。很多史料都证明,当初秦始皇坑的是骗了他大量钱财的方士。有两个方士叫侯生、卢生的,他们骗秦始皇能炼长生不老药,结果花费了数以巨万都没有炼出来,于是便卷财逃亡。
他们逃亡就算了,还是两个嘴巴不停歇的大喇叭,逃亡路上还和一些儒生背地里议论秦始皇的为人、执政手段以及求仙多么疯狂,到处败坏秦始皇的名声,秦始皇得知后自然是大怒,他气得半死,一下搜捕了四百六十名方士,然后下旨将这四百六十余人全部坑杀活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