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的贺礼,收礼的喜悦,除了丞相爷和谢渊是真心谢恩,其余人都心有顾虑。言堇云更甚,君上越是对他们上心,他心里便是多一份不安。
谢渊体健,短短几日,伤寒之症已痊愈,既然在大都还要多留些时日,他自然抓紧时机,打听筹备酒楼之事。
谢渊近来,晨起与言堇云用了早膳,便会外出,在外一呆就是一整日。
有时言堇云在府中乏味至极,想出去逛逛也被禁,想练练剑术也不许,只能陪年幼的小侄、弟妹们温书或亦瞎闹。
初十一一早,除了上朝的丞相爷,府中一群人乘着马车,浩浩荡荡的向灵安寺出发。
天气有稍许回暖,已不像前段时日那般寒冷。言堇云自意外那日起,就未曾出门。
他体内寒气未解,出门还是依旧被包裹如粽,行动起来不甚方便。
出行人数多,又有孩童跟随,大家准备了一早上,直到巳时五刻方才启程。
灵安寺位于大都城外,灵山山间,是皇城权贵祈安之地。如今积雪渐渐退去,通往山寺的大道上也车马不绝。
直到未时三刻,丞相府的四驾马车,才稳稳当当的停在灵安寺石阶下,领头马车是丞相夫人,依次是侧夫人与双生子,再是言堇荣夫妇与其子,最后才是谢渊夫夫的马车。
丞相夫人被贴身侍女扶下马车,前面便迎来两个和尚,一个是上了年数的,带着一个小沙弥。
阿弥陀佛,夫人远道而来,住持已等候多时,请随贫僧来。
有劳师父。
一群人跟在丞相夫人的身后,开始登石梯。灵安寺门前的石梯统共九十九个台阶,寓意九九归一,九同久音,愿登梯者,长长久久,一切皆所愿。
进入大殿,灵安寺的住持已在此等候,丞相爷早遣人来报,住持不敢怠慢
阿弥陀佛,诸位施主一路劳顿,贫僧已等候多时。
住持客气,此次前来,想为孩子们求个平安。一切照旧,住持无需再劳烦。丞相夫人在和住持寒暄。
贫僧多谢夫人体恤,诸位施主先敬柱香吧。
住持引大家跪拜,嘴里念着佛词,手上的念珠不停的翻转。
方才迎他们上石梯的和尚喊道:净手。
下人们端来净手盆,他们洗了手,温的,看来寺庙是真上心了。
待用帕子擦干了水渍,那位和尚又喊道:请香。
众人接过已点燃的香火,诚心拜佛,祝愿与祈愿默念于心。只有谢渊的祝愿放在眼睛里,落在了旁边人的身上。
直到人家喊了敬香,他才回过神来,扶起那人一起上香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