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通过
李旭心动了。
在听到洛霜霜的建议后,他真的心动了。
保送上大学?
李旭在洛霜霜走了以后,认真的查询了一下相关的政策。
的确如洛霜所说他们这一级,是最后一级可以享受这个政策的学生了。
这里是“级”而不是“届”。
也就是说高三之前如果能搞出来都可以。
从收获上说,的确让人振奋。
但哪怕没有这个收获如果把这个设计弄成现实,也有诸多好处。
老爸的公司做的就是类似的事情。
给客户提供办公方面的解决方案。
如果经历一次这样的系统设计,对于将来老爸的公司里大部分的业务底层逻辑就清楚了。
一些所谓的技术人员用别人听不懂的术语想要干一些坏事,也不容易蒙骗自己。
尤其在他们这种技术导向的公司里,将来掌舵的时候,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未必要懂每个技术环节,但是懂底层的逻辑,就能清楚的知道公司的极限在哪里。
这是往远了说。
往近的说,这套系统涉及到的学科很多,复杂的物联网通信协议、深入的数据分析算法,高中生现有知识储备有限,需要费大量课余时间自学补充。
但并不是学不懂!
能以这件事促进学习!
而且,搞这个系统并不是一个人能搞下来的。
需要分工。
分工就需要涉及到找人,组建团队。
最好是全部找那些聪明的高中生。
一个人负责一个模块,一边学一边摸索。
如果将自己视作主导人,也未必需要将这些知识学得那么深入。
自己大体的懂原理,具体的细节由团队里的同伴们去负责。
自己只需要把控每个环节和模块达到的效果,彼此的联系。
这个过程当中,会促进学科知识的学习。
还能提高对于团队的带领能力。
想到这里李旭越发的兴奋起来。
接下来他开始认真的查找资料,了解这个系统需要运用到的学科知识。
只是可惜时间有限,他将这套系统设计发给了延庆德老师。
几天以后,对方回复了消息,通过。
李旭不知道的是,延庆德收到那份设计方案以后,认真的看了一遍,但并不认为那是李旭弄出来的。
“呵呵,这个课题设计倒是挺不错的,不过显然不是高中生能弄得出来的。”
“这孩子的老爸……应该是找了一些门路。”
不过呢,只是参加个论坛,又不涉及损害其他人利益,延庆德自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当然距离论坛的正式开始还有一段时间,李旭每天将大量的时间在做作业,学习学科内容,以及,针对性的了解那个方案里涉及到的理论知识。
要懂原理,其实并不复杂。
真正开始接触以后,发现的确没有那么困难。
走马观的将高中的物理、信息教材看了一遍。
物理中的电学知识助力理解能耗原理,数学统计与函数知识能用于初步数据分析,信息技术课学到的编程基础,让他理解编程的基本概念。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李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日益精进。
同时对完成这个系统需要的学科能力,可行性,以及大概会面对的困难,也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
他像一个总的设计师,对整个项目已经有了清楚的把控,而接下来,就是寻找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攻克这套系统的每一个关键步骤。
当李旭每天窝在家里学习的时候,他不知道老爸也在他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做事。
弄一份符合要求的材料出来。
公司里自然有不少人抢着做这件事。
只是,既要像高中生弄出来的东西,又要有一定的门槛和新意,这些条件加在一起并不容易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