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婆婆取下眼镜,爱不释手地轻抚着,片刻后再戴了回去。
她说:“这真是老天开眼啊!让我们遇见花老板这样的好人……”
丽娘说:“娘,您怎么感谢老天呢,明明是花老板给您的眼镜。”
姜婆婆:“都要谢、都要谢!更要谢花老板!”
花卷看着一大兜子的眼镜,又找到天天沉迷于书籍的孙秀才。
她开门见山就问:“你看远处会不会模糊?”
孙秀才反应有些迟钝,半晌才回她:“花老板您可真是神算子,的确,两米之外我便看不清人脸了。”
花卷哐当一下把包袱放在桌子上,挑挑拣拣拿出一副200度左右的眼镜,递给他:“戴上试试。”
“哎哟!”孙秀才惊呼:“妙哉妙哉!花老板您竟是这个模样!”
好家伙,敢情一直都没看清过我的样子啊!
花卷说:“行吧,既然能用你就留下吧。”
回到店里,早有人在等她了。
村子里会建房屋的大叔拿着几张手画草图,让花卷看。
花卷说了自己的设想,秀云也在一旁提了不少建议,他再修修改改,很快就敲定了方案。
大叔说:“村子里人手不够,可能要去外面找人来干活。”
花卷说:“可以的,外面的工人我们给的价格要稍微低一些,毕竟不是自己人嘛。”
尽管低,那也是别处都给不了的高价了。
又敲定了一件事,接下来就等开工了。
而这天营业结束,小吃店的员工代表大会开始了。
花卷坐在最上方,底下坐着绣坊负责人丽娘、臭豆腐摊主刘二夫妇、烧烤摊主阿毛和胖婶夫妇、火锅店主花笙的爷爷和煎饼摊主郑叔。
还有预备员工秀云。
他们早早就做好了准备,由丽娘开始,将自己管理的绣坊近期的营业状况向花卷汇报。
一串又一串的数字丢出来,把花卷听得是晕头转向。
不用细想也知道绣坊的生意有多红火了。
最后丽娘拿出一个小箱子,里面是绣坊三个月赚得的所有钱,被她换成了银票。
一共收益三百八十两银子,除掉人工开支和布料开支加起来七十多两银子,还剩下的都在这个箱子里了。
绣坊成立得早,起初是为了让女性流民们可以自食其力,有一份生活保障,所以当时提的是只按日付绣娘工钱,并没有细细谈过怎么分利润。
而如今不一样,绣坊已经成为除了小吃店以外最挣钱的店铺,这可和每个绣娘的努力分不开。
于是花卷估算了一下她买买布料和设计图的本钱,她从这三百多两银子里拿走一百五十两,剩下的留在小箱子里还给丽娘。
“绣娘你作为管理人员,平时来得最早回去得最晚,出力最多,所以你的月钱加十两银子,剩下绣娘都发双倍工钱。剩余的银子留在绣坊,除去日常开支,等年底大家一起分红。”
丽娘一时间竟懵了,这和一开始说的完全不一样了,她还要说什么,被花卷打断:“绣坊和以前不一样了,所以分成模式也要改。”
然后花卷示意轮到下一位。
请收藏本站:https://www.kanshuc.cc。手机版:https://m.kanshuc.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