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迟早会想出来,只不过孙微先一步告诉他,让他可以早一步行动。
司马隽对三吴的经略颇为成功,亦是他为人褒奖的一项功绩。
可惜,究竟还是时势造英雄。
当年,他经营得太迟,未成气候,乱世已至。如今提早一步,天时地利人和皆比前世更为有利,只希望司马隽能够抓住。
“你预备着何时回去?”孙微问。
“在下预备着下午就回京,将王妃的计策告诉世子。”
“回京?”孙微不禁问,“世子回建康了?”
谢霄一怔:“原来王妃不知道?世子是秘密离京的。上个月才离京没几日,太后便传唤世子进宫用膳,幸而太子出面,替世子圆了过去。后来世子觉得还是不能离京太久,于是每隔一阵子便要回京,在太后跟前现身一回,而后再连夜赶回会稽。”
孙微着实不知。
她忧心道,“如此奔波,世子怎能吃得消?”
“在下也觉得。”谢霄叹息道,“可是世子说如今三吴的惨状,本就是朝廷失职。孔岐之乱,亦是当年荒废民生所致。如今他既是知晓了,便不可置身事外。王妃不知,世子在会稽,似乎连睡觉也荒废了,每到困倦时,便倚在榻上小憩片刻,在下连茶也没喝完,便又醒了。”
孙微听罢,心里头五味杂陈。
司马隽肩上的担子一直很重。
她知道这是他的宿命,却也心疼他有这样的宿命。
她盼着司马隽会轻松些。
毕竟他前世没有将北府收归朝廷,只能靠着江州的微薄之力苦苦支撑。
如今不同了,北府十万人,江州五万,若能加上会稽,他不会独力难支。
希望他们此前的努力能有回报。
“你先随阿茹去用膳。”孙微道,“我现在写一封信,劳你替我交给世子。”
谢霄应下,起身而去。
孙微坐在案前,拿着笔,思考良久才落下:寻阳已然入秋,不知会稽秋意几许?夜深寒凉时,世子切记添衣。会稽诸事不在一时,焦躁自乱,于事无补。来日方长,妾请世子务必保重。
她写罢,将信封了,落了印。
谢霄用了膳,便来作辞。孙微将信交给他。
“不知下回再见王妃,又是何时。”谢霄道
孙微含笑道:“只要你我保重,便有再见之时。”
请收藏本站:https://www.kanshuc.cc。手机版:https://m.kanshuc.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