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前后衔接的紧密性让人咋舌,对部分练过旋转动作的粉丝来讲,看见她这么随意就进入了躬身转,整个人都不好了。
【要是我的话浮腿起来的瞬间我已经摔下去了】
【我带不起来速度……她到底是从哪儿取速的?】
【世界第一恐怖如斯】
【你们在说什么?】
不细拆丛澜的动作,真的会很容易忽略她给自己设置的节目编舞难度。
别人得压步待机做跳跃,她出了步法就起跳;
别人落冰后重新起速,她顺着就能往下毫无迟滞。
《第二乐章》里的贝尔曼旋转是烛台贝尔曼,许久许久未曾出现的烛台,笔直得就跟一条线一样。
y字燕式傲然巡场,丛澜单手掰起浮腿,又在一个旋转间换作夏洛特燕式,至此,冰刀刚好滑出了s的一半。
余下的半个s,是跟在一个小巧落叶跳之后的左手扶冰后滑的hydroblading。
编排步伐chsq,在isu的规定里可以有不超过两周的跳跃、两个滑行动作。其中滑行动作分双足和单足,ina bauer(鲍步)、spread eagle(大一字)及其相关变式等等属于双足,而hydroblading、spirals(燕式平衡)等等,则是单足。
hydroblading根据动作翻译的话,是深刃贴近冰面的水平滑行,最初是被一个冰舞组合推广的,这个名字也是被他们的教练命名的,尽管这个动作并非他们首创。
不少单人选手也用过这个动作,由于要尽量平行贴近冰面,对控制力的要求很高,大家一般都是单手或者双手扶冰,这在规则上不会被扣分。
娜塔莉和莉莉娅用过,大鹅的男单费奥尔多也用过,不过距离都比较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