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头内心纠结的要死,可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替李青青答应。心里想着事,精神恍惚,步子也慢了。等走到城门,才想到刘氏昨晚睡前念叨的事。
“我这脑子,真是人老忘性大!”
“爹,怎么了?”
王老头语气坚定,“走。我们还去一趟湘月斋,得把那包米花糖的钱付了。”
“爹,你身上有钱吗?”
“当然有。你娘早就给我了。”
两父子还没走到湘月斋,就看到竹竿小二急匆匆迎面而来。
“你们别走,我们东家要跟你们商议。”
“唉,无法商议。价钱低……人家不同意。”王老头一个劲的摇头。
竹竿小二停下脚步,盯着眼角生满皱纹的王老头,气呼呼的问道:“一百两银子,你还嫌价钱低?一百两银子,够在县城买套房子,你竟然还嫌价钱低?”
小二的东家看上了咸蛋,一定要买方子,昨天出了一百两银子的高价,以为今天就能顺利拿到方子。
一百两银子可以在县城附近买二十五亩良田。这对农家来说是无法抵挡的巨银。
哪里知道王家竟然不同意。刚才东家得知后,想了想,决定跟王家人谈一谈,看看王家人到底想要多少银子。
小二出身农家,因为跟掌柜的是亲戚,又识几个字会算账,就在湘月斋卖吃食,一个月工钱保底三百个铜钱,逢年过节有红包还有点心。
他心里气愤王家人贪得无厌,替东家抱不平,忍不住出言嘲讽。
王老头瞪眼问道:“你说啥,多少银子?”
王亮也是惊呆了,不是十两银子吗,怎么变成一百两?
贫穷限制了他的想象力。
小二没好气道:“一百两银子,够买二十几亩良田。我看你家也是种地的,怎么就想不明白?”
“真的是一百两银子……一百两?”王老头舌头都有些打转,甚至脑袋有点晕。我的天,咸蛋方子竟值这么多钱。
很快,父子二人在湘月斋的大堂,见到了东家小胡子及掌柜。
湘月斋的东家叫马清,今年三十二岁,乃是湘城军队世家马家嫡子。
马清穿着一袭蓝衫,头戴玉冠,中等身材,容貌英俊,上唇留着两撇漂亮的小胡子,气质不俗,由于习武且生活富贵,岁月没有在他的脸上留在多少痕迹,看上去二十五、六岁。
马清这个人有些经历。
他年少时,没有听从家里的安排从军,整日流连青楼,跟一群狐朋狗友吃喝玩乐,生活放荡不羁,成亲后仍是这么混了两年,冷落家中娇妻,直到……
第13章刀切手指
娇妻流产时,他非但没守在旁边,还与人鬼混,娇妻得知后自尽未遂要跟他和离。他非常懊悔自责。
从此他洗心革面,疼爱娇妻,再不寻花问柳,心思放在事业上面。
他在湘城成立湘月斋的总店铺,十几年下属分店几十家,年入几万银。
除了湘月斋,还有几座酒楼等,买卖都挺红火。
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马清就是这种人。
马清目光炯炯有神,望向王老头,语气温和的问道:“咸蛋方子可是老伯的?”
如今马家最大的官员官职三品,宫里面还有一位娘娘。
马家算是湘城的一流世家。
马清是嫡系嫡子,本人是大富商,还兼管家族的大部分买卖,在家族的地位挺高。
哪怕这样,他面对泥腿子的王老头父子,仍是彬彬有礼,没有一点蔑视。
湘月斋掌柜是个白胖的中年男子,大概四十岁,生着一张笑脸,看着和气生财。他站在马清的身后,目光注视王老头。
“不是。这方子是我家晚辈的。”王老头最想弄明白银子的数额,仰着脖子急迫的问道:“湘月斋要出一百两银子买咸蛋方子?”
马清点点头,“是。”
王老头欢喜的快要晕过去,而后扭头朝满脸羞愧的王亮,伸出右手,一巴掌打在王亮的肩膀上,又喜又气道:“一百两银子,你听听是一百两银子!你和你大哥传错话,差点毁了这桩买卖。”
原来昨天掌柜伸出一个巴掌五个指头的意思是五十两银子,马清伸出一个巴掌翻了一下是一百两银子。
王家贫穷,王志兄弟眼界底,就误以为五两、十两银子。
这事闹的,真是传错话了。
好在现在误会解开了,当下,王老头承诺这就回家去把李青青叫过来交易咸蛋方子。
这样的好事,就怕夜长梦多出什么差错。
马清微笑道:“老伯莫急。路上慢点。”
掌柜的待王老头父子走后,不解的问道:“东家为何执意要买咸蛋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