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青稳坐不动,抬手道:“快起来。你跟我说说小病人的病情,越细越好。”
方叔站起来后,与林氏飞快的相视对望一眼,得到林氏的同意后,蹙眉把林家小少爷的病情说了。
原来,林家小少爷何止是不会说话,还砸东西,甚至自残。
闻言,李青青心里有了初步的诊断。这个小孩子在经历大难,爹娘暴毙后,可能患上严重的儿童抑郁症。
方叔指着茶杯,又比划着自己的手腕,双目含泪,问李青青道:“我家小少爷那么小,怎么就知道用瓷片割手腕?”
林氏已是频频拿着棉手帕擦泪。
李青青问道:“你确定是他自己所为?”
方叔眉头紧蹙,答道:“确定。”
李青青缓缓道:“那他可能是看到了什么?”
林氏面色苍白,失声道:“难道看到鬼?”
在场的人无不神色惊恐。
李青青见众人都误会了,忙摇头道:“不是鬼。”
林氏问道:“那你的意思是?”
李青青解释道:“我是说他可能看到有人用瓷片割手腕自尽的场面。小孩子喜欢模仿……我这只是猜测。”
小孩子心灵脆弱,大人不能让小孩子看血腥、暴力等场面。这是最基本的常识。
林家小少爷生在富贵之家,身边有奴仆看顾,李青青猜测林家小少爷能在什么地方看到不好的场面?
林氏狐疑道:“这不太可能吧。”
突然间,方叔牛眼圆瞪,恍然大悟般高声道:“小的想起来了。就在几个月前,老爷带着小的、小少爷从昌城逃出来,有一日夜宿破庙,深夜有一家人从外面跑进来。
第二日,这家人的主妇竟是死在破庙的后门。小的听老爷说这家人的主妇是用放供品的半只破碗割腕……”
林氏望向方叔问道:“慎儿亲眼目睹?”
方叔道:“当时,小少爷突然间不见了,小的怕老爷着急,没敢给老爷说。小的独自去找小少爷,在离破庙正门不远处的树林发现小少爷蹲在地上哭。小的问小少爷为什么哭,小少爷一个劲的说怕,也没说别的。小的脑子笨,一直没想到小少爷是看到那个主妇……李神医这么一提醒,小的才想起来。”
“那慎儿应该就是看见了。”林氏长叹一声,道:“这家人的主妇为何寻短见呢?”
方叔婉转的答道:“战乱……好些女子被散兵、流匪那啥了,活不下去。唉。”
他说的十分简单,现实却是特别的可怕。
那位当家主母在逃难的路上被几个散兵玷污,男主人也就是当家主母的夫君,非但没有自责无法保护妻子,还埋怨妻子给他戴了绿帽子,导致当家主母对活下去失去信心,选择了死亡……
类似的事太多了,数不胜数。
战争最倒霉最可怜的就是老百姓。
李青青轻声道:“你、我都只是猜测。”
方叔却是认定这是真相,望向李青青的目光多了几分尊敬、信任还有期盼,再次跪下央求道:“我家小少爷看了许多的名医,没有一位名医能像李神医一下子就道出小少爷的病症。求李神医救救我家小少爷。”
林氏跟着起身朝李青青鞠躬行礼,道:“求求你。我叔叔就我小侄子这么一个孙子。”
李青青对这个小病人起了怜悯之心,道:“把你侄子带过来我瞧瞧。”
方叔立即跟李青青磕头道谢,而后跟林氏道:“小的这就去接小少爷。李神医医术这般高明,老爷肯定会把小少爷送过来让李神医瞧病。”
第297章小病人登门
李青青对方叔这样的忠义奴仆心存一分敬意,嘱咐道:“天气炎热,小心中暑。”
林氏原打算跟方叔一起离开,却被李青青叫住,“你坐下跟我说说你家族、你叔叔的情况,便于我治疗你侄子的病。”
林氏不疑其他,这就坐下来,道:“我家族在湘城的名望不高。不过,族里人多,嫡系二百多人,光我这辈就有十五人,若是加上庶系,近四百人,这还不算奴仆。”
李青青心道:林族的人比王村的人都多。道:“你娘家家族不小。”
林氏嫁到和县,在婆家没有交好的同性,没有人可以谈心,现在遇到年龄相仿的李青青,觉得李青青是个可以信任的人,再加上为了给小侄子治病,必须让李青青了解娘家的情况,话就多了起来。
“嗯,家族大,事就多。我叔叔嫌族里事多,早早的去外地谋生。
我叔叔可有本事了,读书跟我爹一样好,不到十五岁就考中秀才,只是运气不好,考举人前得罪了湘城一位高官的小舅子,被抓进牢房关了一天,错过了考期。
后来,我叔叔的同窗考中进士,请我叔叔去给他当师爷,我叔叔就跟着他去了外地。我叔叔当师爷的同时兼做买卖,赚了不少银子,到处买地。我叔叔出银子资助过我们家族很多人。”
李青青一听,心里有些好奇林氏的叔叔给哪位官员当师爷?
林氏叔叔的事,只要去湘城打听就能得知。
林氏便不对李青青隐瞒,低声道:“我叔叔的同窗就是昌城的长史洪大人。昌城刺史田林吉叛乱时,洪大人不愿意苟同,被田林吉当众杀死。田林吉手下的人还要杀我叔叔,我叔叔提前得到消息,赶紧逃出昌城。”
李青青面色微变。
没想到林氏叔叔竟是昌城长史的师爷。
昌城又是不亚于湘城的大城府。大城府的长史官职从五品上,是仅次于刺史的实职官员,在昌城文官当中排行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