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本网 > 穿越历史 > 农家媳妇:富贵临门 > 农家媳妇:富贵临门 第196节

农家媳妇:富贵临门 第196节(2 / 2)

胡春阳读书识字,是大唐国的大商人,肯定知道律法严禁向细作泄露大唐国任何关于军事的信息。

可是胡春阳明知故犯,为了金银,当了卖国贼,人人得以诛之。

此时,王浩觉得用匕首割了胡春阳喉咙,让胡春阳死前没受罪,这种死法简直太便宜胡春阳了!

而后,王浩细想吴应海让他做此事的目的。

莫非吴应海已知胡春阳将湘王府、湘军的情报卖给番邦商人,成了卖国贼,所以让王浩暗杀胡春阳?

只是为何要将胡春阳的头颅丢在张府的大门前?

难道张府的张洪亮或是其他人犯了胡春阳同样的大罪?

如果真是如此,那太可怕了!

王浩细思极恐。

明明轻飘飘的四封信却让王浩觉得沉甸甸。

王浩身怀这四封信,还有湘王府的令牌,不敢耽误时间,返回军舍换上军装,整理之后便去求见吴应海。

此时已近卯时(黎明五点),守门的吴应海的小厮小声道:“若无十万火急的大事,再等半个时辰,先生便会醒来。”

王浩也知道吴应海特别繁忙,便听从小厮的安排,在前院的大厅坐着等待。

他实在是困顿,坐着竟然都睡着了。

等王浩睁开眼时,发现吴应海已经站在面前,连忙起身鞠躬行礼。

吴应海一袭灰衫,神采奕奕,道:“随我去书房说话。”

王浩见天色已经大亮,看来刚才睡了近一个时辰。他毕恭毕敬的跟在吴应海身后进了书房后,先是交还湘王府令牌,而后把四封信及七百五十两银票全部奉上。

如果信里没有说银票,那么王浩不会把银票全部交出来,至少留一半。

只是信里详细的说了多少银票,这七百五十两银票就成了证据。

吴应海听到胡春阳竟然成了卖国贼,把湘王府、湘军的消息卖给两个番商时,面色倏变,立即打开信看。

见状,王浩哪有瞧不出来的,原来吴应海并不知道胡春阳跟外国的细作勾结。

吴应海看完四封信后,哪怕他是文人,也气的攥拳重重砸了一下桌面!

两个番商都是狼国人。

狼国在大唐国的北面,距国都五百里,距湘城两千多里。

狼国潜伏在大唐国的细作不少,大多数在两国边境、国都、国都周边。

湘城离狼国路途很远,又从未有过狼国的细作,是以湘王府、湘军的高层的极少关注狼国。

这回倒好,狼国的细作竟然把手伸向了湘城、湘军。

这个胡春阳是大商人,开了很多年的胡家酒楼,如今又做茶叶买卖,认识很多有权有势的人。

胡春阳已经卖给两个番商三封信,信里内容定是泄露了湘王府、湘军的很多消息,不然两个番商怎会给他这么多的银票?

吴应海气的揣起茶杯差点摔碎,望到低头不语的王浩,心里暗道:上次的黑粉沫,这次的胡春阳勾结狼国细作,均是王浩发现。这个王浩做事细致谨慎,有勇有谋。不愧是我看中的人才。

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

很快,有个穿着七品官服的青年男子进来禀报,先是鞠躬行礼,而后急道:“张将军府报案,不知何人将一颗成年男子的人头丢至张府门口。”

王浩用余光看到青年男子黑色鞋面湿了,因是被露水淋湿。

吴应海不动声色的问道:“哪个张将军?”

青年男子恭敬的答道:“张洪亮张将军。”

吴应海又问道:“张府的人不认识那颗人头的主人?”

“张府的人声称不认得。”

“那你可认得?”

“下官已去过现场,见那颗人头的脸有些眼熟,只是不敢就这么确认其身份。”

吴应海语气不悦,道:“还未确认身份,便来禀报王府?”

青年男子哪里敢说,张府的人让我来的。

吴应海冷声道:“你该去禀报你的上司,等你的上司查清案子再报至王府。”

“是。”青年男子此时已听出吴应海不愿管此事,心里后悔不该听张府人的话。

等青年男子退下,吴应海特意跟王浩道:“他叫丁杰,湘城衙门管刑事案子的官员。日后你在亲兵队待久了,便会熟悉湘城上下官员。”

王浩见吴应海跟他讲这些,心里有些欣喜。

吴应海把令牌收好后,手里拿着四封信及银票,起身道:“你随我去见王爷。”

王浩十分惊喜,没想到这么快又能面见湘王赵安。

赵安所在的院子门口有四名亲兵站岗。

最新小说: 人在大唐:我能具现一切 穷途末路 摆烂,摆烂,摆烂!!! 神明的恋爱游戏 锦绣嫡女倾天下 锦绣盛唐:我的父亲是李世民 娘娘颇得圣眷 穿成冷宫废后去养娃 七零新婚夜:带空间嫁哑汉 我是死遁文里的女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