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清很重视家族名声,很爱护家族羽毛。
他怕这件事毁了家族的好名声!
夜色深沉,星光灿烂,蛙鸣声声,绿色成群的萤火虫在田间飞来飞去。
空气里飘散着淡淡烧焦的气味,下午的大火把田埂的泥土都烧焦了。
气的不想吃晚饭的马清坐在被烧毁的稻田旁边的田埂上,仰望远方。
两个小厮坐在不远处,也不敢吭声。
马族管家傍晚时返回马族,把稻田这边的事情禀报给族里的夫人们。
马清的夫人风氏待生产。马清害怕风氏今天受了惊吓动了胎气生产!
马族管家再次从马族回到近郊的稻
田时,已近子时。
他带来的消息令马清目瞪口呆!
马族管家俯在马清耳边低声道:“王妃说此乃军师离开湘城前与王爷定的引蛇出洞之计。
那在官道被官兵抓捕的两个造谣的灰衣人,是海大人府里的奴仆。您应该知晓,海大人原是朝廷的户部侍郎,告老还乡后,还有正三品的文散官职位。
在稻田里被官兵抓捕的九个烧稻田的灰衣人身份的确是北地的难民,他们背后指使者是豫王府的第一幕僚庞庆。”
海大人叫海金晃,今年已是七十高龄,多年前在国都时,任过实职是正四品的户部侍郎,十年前免职离开国都时被当时的皇帝赵知近封了文散官正三品金紫光禄。
正三品的官职,哪怕是文散官,那也是高级官员,可以直接向朝廷上奏折。
海金晃的老家是株城,但是他没有回株城的家族养老,而是把家安在湘城郊外。
这些年,海金晃特别低调,直到前年钦差贺章来到湘城,海金晃与贺章见过几面。
再说庞庆,此人是豫王的第一心腹,他与豫王的关系,就如同吴应海与湘王赵安。(庞庆见396章)
豫王攻打国都,庞庆留守豫城。
没想到,海金晃与庞庆竟然勾结起来。
马清想了几个时辰,到底是谁在害马族,压根没想到是这两人!
马清面色阴沉,道:“他们要对付的是王妃,是王爷。”
马族管家低声道:“海大人要对付的是王妃
。去年王府的那女人死了后,海大人想让孙女海小姐嫁进王府当王妃,酒宴上跟好几个官员说了此事,哪知咱们王妃嫁给王爷,生生打了海大人的脸。
那庞庆要对付的是王爷,庞庆怕稻田养鱼令王爷名声更响,怕王爷得了天下农民的心,就要毁了稻田养鱼。”
第536章好多的鱼
马清握紧双拳,愤怒道:“原来如此。我们家族是王爷最信任的家族,又是王妃的娘家。他们就烧毁我们家族的稻田!”
哼,马清心里那叫一个恨。
马族管家道:“王妃说了,王爷已放话此事马族是受害者,会给马族一个交待。”
马清站了起来,拍拍屁股上的泥土,幽幽道:“昨日官兵应是故意散去,等那些难民放火烧了稻田,才赶过来抓人……”
马族管家轻声道:“应是如此。”
马清喃喃道:“我就说怎会在最后一刻出这么大的篓子,偏偏王爷、王妃还不在湘城,原来这是王爷与军师的计策。”
他回想之前吴应海在离开湘城时,特意与赵安、马莲巡视近郊的稻田养鱼,那时,吴应海就在谋划此计吧。
现在计成,引蛇成功。
不知湘王府如何处置海金晃与庞庆的人?
这些已不是他能够知道的事,他还是赶紧找个地方睡一觉,养精蓄锐,明日湘王赵安还要带着湘城一干官员到此处,全程观看稻田养鱼收获过程。
次日,天公作美,依旧是云淡风轻的好天气。
一大早,先是从湘王府传出赵安的命令,亲兵队把海金晃的家抄了,至少海金晃本人,早已抓起来。
而后,赵安率领几十位官员骑马来到近郊。
方圆三十里的里正在清早就得到湘城衙门的命令,已经在此恭候赵安等人,一起观看稻田养鱼大丰收!
王家的五十亩地,也就是由
康老头管理的地,大部分是稻田养鱼。
康老头带着儿孙及几个成年的佃农男子先把插在稻田田埂的竹篱笆拆掉,而后开始放稻田的水,一边放水,一边捉鱼。
赵安、湘城刺史、几位农官在昨天见识过稻田养鱼丰收,已经没那么震惊。
众位官员却是第一次看到,被一水养稻田、养鱼的奇景深深震撼。
这简直颠覆他们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