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吃都吃不腻。”
王桔笑道:“我们家自己养的鱼,就是好吃!”
第538章想吃海鲜
李青青喜欢吃鲤鱼,今天饭桌上的紫苏炖鲢鱼,哪怕没有放辣椒,味道也很鲜美。
这不是李青青在哺乳期,不能吃辣椒,所以王家人为了照顾她,饭桌上一半的菜都不放辣椒。
李青青笑道:“鲢鱼刺多,不过,今天厨房做的鲢鱼味道真不错,鱼肉比鲤鱼细嫩,挺入味。”
李青青跟刘氏一样喜欢吃鱼。
李青青是认为鱼吃多了不胖,另外,鱼肉的口感比猪、羊肉都细腻滑嫩。
她怀孕时经常吃鱼,做月子时,因为鱼是发物,所以吃的少了。
现在出了月子,她就特别馋鱼,正好稻田养鱼的鱼丰收,吃着自家养的鱼,心情那叫一个好!
前世,李青青最喜欢吃的是各种海鲜,海鱼刺少,大都是蒜瓣肉,鲜活、鲜冻的可以做成刺身,还可以红烧、清蒸等,还有各种贝、螺、虾。
现在她想想都流口水。
大唐国非常落后,连绿皮火车都没有,运输陆地靠人力、马车、牛车,水上靠船,湘城附近没有大海,只有十分富贵的人家才有条件吃到海鲜。
李青青这两年吃到的海鲜还是马清夫妻、曲灵夫妻送的。
夕阳西下。红石村。一望无际的稻田。
王老头等人舍不得回家,还在地里玩命的抢收稻谷、捉鱼。
王亮下了县学带着几个师长、一群同窗赶过来。
王亮直接脱了外衫、鞋子下地去帮忙干活。
他的师长、同窗不是第一次瞧看稻田养鱼,不过,这
次是大丰收,眼前的成山的稻谷,许多筐的活鱼,简直太震撼人心!
田志高站在人群中不太显眼。
他和县学的人被众人大丰收的喜悦情绪感染,均是笑容满面!
昨晚,田志高与林氏吃到了赵安赏赐的鱼,感恩赵安,夸赞王家的稻田养鱼是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田志高认为和县的李青青就不是小泉村的那个李青青。
他把小泉村的那个李青青埋藏在记忆的最深处。
至于,和县的李青青,他就跟众人一样仰视尊敬吧!
傍晚,天都要黑了,王老头等人也实在是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这才停下。
这时,派去湘城近郊的张宝兴高采烈的回来了,跟王老头、王亮禀报了康老头那边的情况,顺便说了昨天下午坏人烧毁了马族三亩稻田养鱼的事。
“小的去烧毁的稻田瞧看了,坏人把油倒在稻谷上,再用火烧。小的听马族的大管家说,幸亏昨天没有风,不然那火就控制不住。”
王老头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赶紧下令十个奴仆留守在此。他本人吃了晚饭就带着几条大狗过来,道:“绝对不能坏人钻了空子!”
王亮也不回家睡了,要陪着王老头住在田里。
王志道:“四弟,你要读书,你回家去睡。我陪着爹。”
冯远激动的道:“爹,有我和大哥守着咱们家的地。你就放心的去睡觉,别让我娘担忧你。”
丁升、明天亮怕王老头身体抗不住,都不同
意王老头在此守夜。
晚饭王老头回王家吃的饭,道:“老婆子,这两天夜里我得守在地里,就不回家睡觉。”
刘氏见王老头脸上都晒得出油了,道:“老头子,有那么多年青人守着地呢。你都这把年纪,已经累了好几天,今晚你就在家歇着,明天一大早你再过去。你得放手让年青人干事!”
王老头见老伴心疼自己,心里很欢喜,便听老伴的话。
但是,晚上,王老头仍去了一趟地里,亲眼目睹王志、王亮、冯远、丁升、明天亮等人住在临时搭建的茅草棚,奴仆把几条狗子分散放在几个入口,这才放下心,回家睡觉去。
李大林、李二林因作坊要做买卖,不能天天泡在稻田里,就没帮着王家守地。
不过,他们让邓氏、明氏煮了浓稠还放了糖的绿豆粥,他们送过来给王家守地的人当夜宵吃。
李大林道:“天气太热,鱼、辣椒都是生火的,这绿豆泄火。你们多喝些绿豆粥。”
李二林道:“这绿豆还是我妹妹送过来的。”
李大林跟丁升道:“丁大人,我岳父家的稻田养鱼五天后丰收,到时我大舅哥会来红石村一趟,向你禀报收获稻谷、鱼的斤量。”
正月来李家的亲戚当中,康老头全家种了李青青的五十亩地,跟着第一批稻田养鱼,明天亮跟李青青签了五年的契约,协助王老头稻田养鱼,邓家所有条件符合的良田都弄了稻田养鱼。
三
家都沾了李青青的光,在稻田养鱼上面得到了好处!
丁升有专门记录各家稻田养鱼的册子,早就倒背如流,道:“刺史大人有令,要趁机宣扬稻田养鱼。我看这样,你派人去知会你岳父一家,我派人去给当地的县令带口信。五天后,我去你岳父家,当地的县令与里正也去你岳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