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 (第1/2页)
教他入道。这地方灵气稀薄,不过阵法还能用,就算最后乌修没成,也能养好亏空的身体,比常人更加长寿。乌修点点头:“学到了。”和别人交涉的时候,要抬头挺胸,气势要足。无欲则刚,不求人,其他人才会求你。乌青禾也没有问他学着什么了,她抬了抬下巴,又打发小尾巴去打扫卫生。把屋子里的灰尘擦一擦,锅碗瓢盆什么的洗干净,再把水井的水清理一下,这新家才能住人。李茹娘这边吭哧吭哧干活,累得满头大汗却满身欢喜。乌家那边,乌金宝的亲娘却哭红了眼睛,慈母心肠绞痛得厉害。她总算想起那母子三人,派人去了李茹娘那边,结果丫鬟回来说,小木屋人去楼空,就剩满地的碎玉石她心慌得不行,立马去找那个道长。结果守门的小童收了她的钱,告诉了她一个噩耗:“前几日的时候,师尊吐了血,现在还昏迷不醒呢。”乌夫人腿一软,当场就晕厥过去了。☆、破财的貔貅(5)花钱的日子很是快活,不过三个人都要吃要喝的,开销也大。李茹娘算算钱,心里发愁得不得了。光是吃吃喝喝,自己买原材料来做,倒没有多少钱,可是坐吃山空,这屋子也不是她们的,要是没有经济来源,那三年之后她们就会被赶出去。乌青禾看李茹娘焦虑了几天,出去转了一圈,又丢了包银子给她。让李茹娘在院子里开了块地,自己种点小青菜吃,也不需要怎么打理,就浇浇水,偶尔施点肥。除此之外,她还给李茹娘找了份活计,做她最擅长的刺绣。她也没有做什么,就是出门给个京城里的贵女算了一卦,算的是对方的姻缘。顺手帮了个小忙。虽然境界被压制了,但是这些卜卦的东西,都是基础,不需要灵力也一样能用。对方顾念她的恩情,问乌青禾要什么,她便开口为李茹娘要来了一份钱多事少可以消磨时间和多余精力的活。李茹娘没有修炼的根骨,心性也不佳,学这种讲究缘法的东西,对她来说不见得是什么好事。有了事情做,还能有稳定的进账,日子过得美滋滋的,李茹娘心就安了下来,整个人平和许多,对着乌修态度都好了很多。她甚至还主动提议:“乌修的年纪也不小了,把他送去私塾让夫子教吧。”以前在乌家,在那个小县城,李茹娘接触过最大的官就是县老爷。但是来了京城以后,她就发现,一个小县城的县官老爷,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而且乌家那点钱,放在京城也根本不够看。天子脚下,皇城边上,李茹娘的眼界也迅速的宽广起来。乌修总算说了话,说的却不是她想听的:“我不去。”“你这孩子,让你学东西是为了你好。”乌青禾发言:“他不去私塾,先跟着我学。”在私塾念书,求的无非是入仕做官,荣华富贵。当官也并不是像李茹娘想的那么威风,朝堂水深,乌修这性子,怕是只能靠这张脸上位。那还不如跟着她来学好些,若是他贪恋红尘,用学到的皮毛做个国师也是够的。她一开口,李茹娘就不说话了。她是这个家的长辈,', '')('分卷阅读8 (第2/2页)
可实际上乌青禾才是一家三口的主心骨。乌青禾也不是很会教孩子,当初老爷子怎么教她的,她就怎么教乌修。先是看书,她把常用字都念一遍,写一遍,便问乌修:“都记着了吗?”小孩光顾着听她的声音了,说了什么,根本就没有认真听,下意识点点头,又摇摇头。乌青禾眯起眼:“说实话。”她并没有发怒,但是乌修本能感到了危险,他摇摇头:“没听见。”乌青禾拿戒尺敲了敲地面:“认真听,没有第三次。”第二次问的时候,乌修点了头:“都记住了。”乌青禾随表挑了几个字考较他,发现他也的确没有说谎,就接着往下念。她教会了字和读音,就丢了一截枯树枝给他,让他对着沙子练。李茹娘躲在门后,悄悄看了姐弟两个。当年乌金宝在家里,用的是最好的绸缎,请的最好的先生,还有耐心教,才学了几个大字。那时候她的丈夫就把乌金宝夸得和花一样,说什么钟灵毓秀,将来大有可造之材。但是乌修才学了这么点时间,就认得这么多字,不比乌金宝厉害多了。自己的儿子明明要比乌金宝强太多了,她那个夫君抛弃了她们三个,是他的损失。李茹娘的脸上一会儿怒,一会儿喜,情绪变化万千,终究彻底释怀。李茹娘的脚步声远了,乌青禾拂袖,把小孩念的收了起来:“今天给你讲周易。”她们这边和乐融融,乌家那边也终于得了一点好消息。乌夫人从晕厥中醒来,发现自己人躺在家里,她还以为自己是在做梦,刚开课,便是急切地问起儿子的情况:“金宝怎么样了?”小丫鬟怯怯的说:“少爷仍旧未醒。”不仅是乌金宝没醒,家里的生意也出了问题。本来乌家一路顺风顺水,因为发的基本都是横财,也不敢太张扬肆意,都捂着掖着,闷头发大财。乌夫人一口气堵在喉咙里,到底还是强撑着没有晕过去。这个时候,乌员外从外头回来,阴沉着一张脸,简直像是能滴出墨汁来。乌夫人看了丈夫,手里攥紧了锦帕:“夫君,这又是怎么了。”“生意出了点问题,前几天的货被衙门扣下了。”“衙门,怎么可能?!”衙门平日是不插手他们这些乌七八糟的事情的,而且只要送够了钱,很多事情对方就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之前乌金宝的亲小姨,就是嫁给了县官做夫人。这县官,虽然官位不大,可宫里有贵人罩着,勉强能算得上皇亲国戚,便是知府也要给他几分面子。这也是乌家为什么明明这么有钱,大本营还是窝在这一处的缘故。“我也是才知道,咱们城里的县官换了一个。”本来如果是正常的调任,他们也能知道风声,可是偏偏不是。县老爷上面的贵人惹了祸事,自己自身难保,对方顺蔓摸瓜,一路追查下来,牵连的人全部蹲了大牢。捉贼拿赃,讲究的就是一个快准狠。现在他们那亲戚就在大牢里关着呢,据说过个几天,就会有钦差来押解入京城,将于秋后斩首。屋漏偏逢连夜雨,新上任的县老爷,居然和他们乌家有私仇。而且还不是那种随便拿点钱能够化解的私仇,说是当年现任县官的亲娘,就是因为乌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