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人的舰队,杀到大沽口了。这是真正的晴天霹雳,朝廷很难理解,上一战明明打赢了啊。而且打赢了之后,朝廷并没有得理不饶人,桂良屡次去和上海领事麦华佗谈判的时候,态度也很软,依旧愿意做出很多退让。而且,麦华佗态度也很好啊,非常软,完全没有兵戎相见的意思。为何忽然之间,直接出动了几万大军来攻打?紧接着更加诛心的是,那三个大臣被送回来了。人家洋人甚至都不要这俘虏,耆龄重伤,赵德辙和罗遵殿毫发无损,被送回京城。三人的船队刚出天津大概六百里,就被俘虏了。皇帝沙哑道:“朕知道了,朕知道了,苏曳之所以最后几个月完全不反击,任由挨打不还手,就是因为知道洋人大军要来。”“居心叵测,乱臣贼子!”“桂良,桂良……”皇帝吼道。桂良叩首道:“奴才在。”皇帝道:“洋人主帅还是额尔金伯爵吗?”桂良道:“是的。”皇帝道:“你去谈,你去谈。他们不就是为了要利益吗?不就是要我们履行天津条约吗?”“除了公使入京,除了开放天津,剩下都答应他。”“另外,你和他说,九江现在有千万现银,而且还有几千万产业,朕答应了,统统都给他。”“九江成为通商口岸城市后,苏曳在九江的产业,全部给他。”“长江航道,也全部给他。”“叫他去灭了苏曳。”“他和苏曳不是政敌吗?上一次洋人的指挥官,也是苏曳炮击的,他们是生死大敌。”“让他调转方向,去灭了苏曳。”桂良几人脸色无比凝重,也幸亏这是在三希堂,否则群臣听到皇帝这样的话,那是何等之颠覆?桂良道:“臣,遵旨!”……接下来,桂良马不停蹄地去天津,登上洋人的旗舰,和额尔金伯爵会谈。他把朝廷的条件复述了一遍。不过对于九江这次收了多少银子,额尔金伯爵比桂良还要清楚。额尔金伯爵道:“苏曳这次大概收了一千二百万两现银,九江经济实验区的总资产根据评估,应该超过了四千万两,这还是很保守的估计,伴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数字会越来越高。”桂良道:“这是何等天大的利益,所以你们更应该调转方向攻打九江。”“至于你们想要从朝廷得到的,除了公使入京,除了开放天津,我们都可以答应,整个长江航道,还有几处海关都可以给你们。”额尔金伯爵轻轻一笑。这么天大的财富,我们当然想要。但是你们对大英帝国的政治生态,完全一无所知啊。在他离开伦敦的时候,已经被强烈警告,别说九江了,就连舟山都不能打。更准确说,南方七省都不能打。你让我去打九江,去收缴几千万两资产?开什么玩笑。额尔金伯爵没有说话,就只是笑。桂良道:“额尔金伯爵,你和苏曳是政敌不是吗?上一次他趁机偷袭烟台,偷袭大连海湾。而且在关键时刻,还炮击了你们的最高指挥官何伯。”顿时,联军司令何伯将军出现。他的脸上,出现了一道深刻的伤痕,几乎贯穿了上下。桂良道:“何伯将军,你身上的伤,就是苏曳炮击导致的。”“所以,不管是为了仇恨,还是为了利益,你们都应该去攻打九江。”额尔金伯爵道:“回去吧,不用谈了。”桂良道:“天津作为通商口岸,也不是不可以谈的啊,除了让四国公使进京,剩下都可以谈啊。”额尔金伯爵道:“不,这已经无关利益,而是荣誉之战。”“来人,送桂良大人出去。”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不管对于额尔金伯爵,还是对于英法两国来说,这都是挽回威严的一战。不但要得到足够的利益,还要得到足够辉煌的胜利,彻底证明两国的实力。……桂良回京!洋人联军舰队,依旧包围大沽口。之所以还没有开战,是要在大连湾和烟台港口构建战争基地。大量的陆军,需要集结。桂良将消息报告给了皇帝。僧格林沁怒道:“那就打,上一次能打赢,这一次依旧能打赢!”“上一次,我们出动了一万三,这一次就出动两万人!”“荣禄的天津新军,已经扩编了到一万人了!”“奴才发现了,洋人擅长海战,但不擅长陆战。不管是攻陷广州,还是第一次攻陷大沽口,都是通过海军,他们的陆军不行的。”皇帝再一次找来了荣禄。直隶提督,一等侯爵,镶蓝旗都统,领兵部侍郎衔,兼太子少保荣禄觐见。此时,他的官职已经远远超过苏曳的巅峰期了。皇帝问道:“荣禄,上一次朕问你们,能不能打赢,你们说能打赢,结果真的打赢了。而且还是前所未有之大胜,那这一次朕再问你们,能不能打赢?”去年的第二次大沽口之战,确实是辉煌大胜。洋人舰队被击沉,击伤无数,完好的战舰,仅有四艘而已。洋人的海军陆战队,更是伤亡过半。荣禄咬牙跪下道:“回皇上,奴才觉得能赢!”皇帝道:“桂良,额尔金伯爵那边,完全拒绝了吗?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吗?”此时人多了几个,皇帝就不好意思在说,让额尔金伯爵率军去攻打九江,并且把几千万两的产业全部给他之类的话。桂良道:“对,额尔金完全表示出不可谈判的意志。”皇帝怒道:“那就打!”……次日!大朝会,又是统一口径,统一意志的时刻了。因为上一次大胜的刺激。满朝文武,再一次高呼大战洋夷。而这个时候,俄国公使和美国公使前来求见,说能够调解英国和大清之间的矛盾,能够避免战争的发生。于是,皇帝充满了幻想。一边在朝堂上,继续主战,继续强硬到底。另外一边,又秘密召见和俄国公使和美国公使。俄国公使的条件很简单,让皇帝正式承认《瑷珲条约》,并且在北京换约,即刻生效。而美国公使的条件,则是让清廷答应之前双方签订的《天津条约》,并且在北京换约。只要皇帝愿意答应,那美利坚和沙俄两国一定竭尽全力,阻止战争的发生。两位公使给皇帝灌输一个概念,大英帝国世界第一,沙俄世界第二,美利坚世界第三。世界第二和第三联手,就可以阻止世界第一。在历史上,皇帝早就答应两国公使的换约了。而在这个世界上,苏曳之前攻击朝廷丧权辱国,其中核心就是《瑷珲条约》。而皇帝打赢了第二次大沽口之战,要对苏曳发动政治攻击,高举大义的时候,也是否定《瑷珲条约》的。于是,朝廷一再强调,美俄两国是否能够阻止英国,是否真的能够阻止战争。美俄两国公使,信誓旦旦,坚决保证,一定能阻止战争。于是,皇帝正式答应换约。至此,《瑷珲条约》正式生效。清廷正式将外东北大约五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正式割让给沙俄。这一次,就不是奕山的个人签约了,而是朝廷的权威签字。得到丰硕果实的俄国公使,美国公使心满意足离开京城,带着皇帝的期望,前往天津海面,调停大英帝国和清廷之间的战争。结果到了海面上。两国公使象征性地调停了两次。额尔金伯爵直接拒绝。然后,宣布调解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