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天国应该朝哪里发展?往东南,还是往西北方向,赖文光觉得应该往西北。洪天贵福坐在王位上,又朝人群中望去,寻找熟悉的姑姑身影。这一次,他找到了,洪人离朝着他温柔地点了点头。然后,洪天贵福朝着忠王李秀成望去。李秀成也温和地朝着他点了点头。最后,洪天贵福朝着母亲赖莲英望去,对方也温柔而又坚定地朝他点了点头。这几个人,都是小小年纪的他最信任的几个人,仿佛给了洪天贵福一种强大的力量。此时,赖文光正要上奏。但是,洪天贵福却站了起来,缓缓道:“你们既然遵朕为天王,那么是不是服从朕的一切旨意?”赖文光一愕道:“当然。”陈得才道:“对,我们服从天王的一切旨意。”李秀成,陈玉成,林启荣等所有人纷纷拜下道:“我们服从天王旨意。”洪天贵福道:“那好,朕唯一的旨意就是请所有将士放下武器,正式向苏曳大人投降!”第252章:天国灭亡!朝堂震动!不世之功听到洪天贵福的话后,整个天国朝堂都陷入了静寂之中。足足好一会儿,响起了赖文光的嘶吼之声。“这怎么可以?这怎么可以?”“老天王创立天国,是为了拯救天下的,怎么可以给人做奴才,我不同意,我不同意!”赖文光,此人勉强算得上是外戚。洪秀全的妻子赖莲英和他算是同族亲戚,天京事变之后,骨干被杀得太狠了,很多亲戚就被提拔了起来,但大部分人都不堪重用。这个赖文光倒是例外。但是,这个赖文光在天国序列之内的才华,事实上是谈不上顶级。不过,此人的性情自负,倒是比较顶。此人先跟陈玉成,后来还跟过李秀成部作战。但是在他眼中,陈玉成和李秀成都不值一提。前些年,洪秀全深感兵力不足,所以就让人去收服捻军。所以中后期的太平军,很多都来自于捻军,尤其是陈玉成。而赖文光被派去西北,一边开拓新的根据地,一边收服捻军。所以,他也成为了河南,陕西等地的捻军名义领袖。但……仅仅只是名义上的领袖。历史上关于此人的很多描述,很多都来自于清廷的审判供述,而供述是他自己说的。他一心求死,自说自话,难免吹嘘。他说自己西征军足足有几十万,他说自己是几个省的捻军领袖。但实际上,他和捻军众多首领之间是有矛盾的,在北方和西北也没有真正收服众多捻军。所以,这一次天京危急,他率军南下,也没能把十几万大军带回来。新天王洪天贵福道:“遵王,你要抗旨吗?”赖文光指着他颤抖道:“天王,您……您这样对得起老天王吗?”赖莲英道:“老天王在临终之前,曾经多次说过,兄弟们有活路,他不拦着。而且也曾经拉着我的手说,莫要让我儿走上险路。”洪秀全后宫众多,赖莲英虽然是长子之母,但却不是正宫皇后,而是又月正宫,在洪秀全的后宫中排名第二。至于洪秀全的正宫,不是真人,而是天上的女,称之为天妻。在历史上,她算是太平天国众多女子之首领。但在这个世界,太平天国女子的精神领袖就变成了洪人离,而且大部分女营姐妹,都被各种方式营救出了天京,前往九江工业试验区,成为了苏曳重要的生产力。这个赖莲英,也是神神叨叨的,也会上演天人下凡的把戏,也会经常和上帝对话之类。但毕竟是一个没有见识的乡下女子。经过洪人离长年累月的思想改造,她现在一心也只想过着安定的生活,更加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再过颠簸流离,九死一生的日子。洪天贵福道:“父王的理想,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然而我天国这些年来,可有做到这些吗?”当然没有做到,甚至被天国统治后,百姓一样困苦,甚至更加困苦了。“我们没有做到,但是苏曳大人那边却做到了。”“我们天国有多少兄弟姐妹此时在九江,十几万都不止了,他们都过上了好日子。”“有的参军,有的做工,有的种田,有的做官。”“朕资质有限,能力不足,无法带领天国众多兄弟姐妹实现先王之理想。”“但是,苏曳却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宗旨。”“天下大位,有能者居之,有德者居之。”“所以,朕愿意带领天国的众多兄弟姐妹投降苏曳大人,给大家一个前程。”这段话,他翻来覆去已经背了好久了,总是害怕今天说不好。但是没有想到,自己这么流畅地说出来了。他这个年纪,正是懂事和不懂事夹杂的年纪。所以从他内心深处,真的渴望无忧无虑的生活,不想要承担这个万钧重担。赖文光道:“但,苏曳是鞑子,是清妖啊!我们和清妖战斗了一辈子,厮杀了一辈子,最终却要投降一个清妖吗?”这话一出,在场大部分人内心反驳。任何时候,行动比言语有说服力。从几年前开始,苏曳就建立南方七省联盟对抗清廷了,就专门和皇帝对着干。进入中枢之后,他所做的一切,就是要推翻八旗制度,推翻满人专权。看看他的军队,大部分都是汉人。不久之前,他刚刚对八旗兵进行了屠杀。洪天贵福道:“当然,我不强求。”“愿意跟着我投降苏曳大人的,静立不动。”“不愿意跟着我投降苏曳大人的,请举手。”“如果举手之人超过半数,那我离开天京,你们另立其他人为新天王,再建天国。”这就很鬼了。对于天国的前途,大家难道心中没数吗?没有指望了。天国真正的擎天玉柱陈玉成,在杭州之战后,也彻底放弃了希望。他看到了巨大的差距,而且是整个体系的落后。谁敢举手?未来在新体系中,就没有你的立足之地了。最终,稀稀拉拉有人举手了。这应该是太平天国最顽固分子,已经彻底转不过思维了。但是,真正的掌权者,却几乎无人举手。且不说林绍章,洪仁发,洪仁达这些人了。他们内心是不太赞同投降的,因为那样将会失去大权,失去自主性。但是,现在连天王都要投降了,天国都要没有了。那坚持还有什么意义?不能独掌大权,但起码在苏曳体系中,还有自己的位置吧,荣华富贵不在话下吧。而之前叫嚣得最厉害的赖文光,陈得才,也没有举手。因为,他们当务之急,也要考虑自己的前途。最终,举手反对投降的人,仅仅不到十分之一。不管愿不愿意承认,赖文光和陈得才等人,甚至稍稍松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当家作主,掌握权力,当然很好。但如果背负的是一个日落西山的势力,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这将是一条看不到希望的道路,而且肩上的重担会越来越重。现在,这个重担可以交出去了。把命运交给别人,尤其是交给强者,有些时候也是一种幸福。西征的时候,赖文光和陈得才算做的不错,但他们心中始终有一种感觉,好累,好吃力,我的才华配不上我的责任。新天王洪天贵福道:“既然如此,这道旨意就算数了。”……次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