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的眼神就知道了,当年你爸追你妈,也是这么个德行,没想到过了三十年,居然还能看到他儿子这幅样子,你们父子俩还真是完全一样。”
老孟头当年和时家老爷子亲如手足,对李时延的父亲那更是了解的很,不过后来出了些事情,过了这么多年,看到李时延如此,多少有些感慨。
“你小子要真是动了心,就被畏手畏脚的,我瞧得出,小景那孩子是喜欢你的,虽然我不知道他在别扭什么,不过你要真有空,也该多来陪陪他。他虽然嘴上不说,心里还是记挂你的。”
“孟爷爷,有没有人说过您很开明?”
这种指点后辈的话从孟爷爷口中说出,李时延也不禁对他另眼相看。
“臭小子,这算什么开明,喜欢一个人没错,大汉时便有断袖分桃之说,怎么,人还能越活越回去?”
老孟头反驳的李时延哑口无言。
的确,这些故事传颂几千年,若是真爱又怎么会在乎旁人的眼光,他倒是并不在意,唯独担心封景,他会否因为此事为难。
第68章
没了李时延的打扰,封景的日子倒是自在多了。
闲暇之时,他便开始为曾爷爷的木雕上色,一段时间下来,手艺精巧不少,就连直播间的粉丝也开始增多起来,不少人询问链接。
封景倒是没想过,以这种方式除了传播之外,还可以作为另一种销售的渠道。
“曾爷爷,我又来了。”
“是小景啊,”曾爷爷看上去有些疲惫,不过瞧见封景过来,连忙起身迎接,“这几天你帮我上色的木雕,比之前好卖多了。”
曾爷爷欣喜的报喜讯,“虽说钱不多,但我总想着能给孙女留点看病的钱。”
“曾爷爷,我今天来也是为了这事儿。”
封景找了个小板凳坐到曾爷爷旁边,“这几天我试着在网上直播,效果还挺不错。”
曾爷爷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哪里听过这些话。
他只知道新闻联播,这直播是个什么东西,那可真是一窍不通。
迷迷糊糊听封景的解释,脑子还没转过来呢,他便好奇的问道:“你说这个直播,能挣钱?”
“是,”封景眼睛亮晶晶的,“我打算每天在您这儿直播木雕技艺,至于我就在您边上给木雕上色。”
曾爷爷有些犹豫,“我这张老脸,不太合适吧。”
“怎么不合适,您这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上看的人多,能将这门技艺传播,到时也能将您做好的这些卖出去,一举两得的事儿。”
曾爷爷倒是不太明白其中的门道,不过听封景这么说,倒是有了几分兴致,毕竟能挣钱,孙女现在还躺在医院里,他也只能靠自己的这点手艺挣点钱。
说干就干,一天后封景将直播间搬到小巷子里,午后的阳光洒在街道上,到处都洋溢着生机。
直播间的观众也逐渐热闹起来,毕竟大多数人还是没见过这样的门道,那些快餐视频看得多了,这种有文化有涵养的直播视频,倒是也能引起网友新的兴趣。
“小景啊,你这手机放这儿,我有些不习惯。”
曾爷爷雕了一辈子木雕,可这么被人盯着,倒是头一回,他心里觉得别扭,免不得与封景说了两句。
“您就当这是个镜子,不用在意。”
封景故意与曾爷爷聊天,试图转移他的视线,比如每个木雕的细节到底是怎么雕刻完成的,提起这个,曾爷爷自然有了兴致,毕竟是他做了一辈子的木雕活儿,对这些张口就来。
原本担心直播间的观众会不耐烦,不想这样的方式更好的让观众觉察到烟火气。
这本就是普通木雕人的生活,观众或许从未体验,但是他们可以通过曾爷爷的描述,感受到他对这份职业的喜爱。
“曾爷爷,今天咱们选哪种?”
直播间越来越热闹,来到直播间的观众越来越多,经常也会有人打赏,封景从未提过曾爷爷家里的事情,因为他并不想以这种卖惨的方式来赚钱,当然他相信曾爷爷也是。
他们依靠自己的双手,给予了这些人物灵魂,评论区不断有人刷好评,在这样躁动的时代,似乎也唯有他们的安宁,才能赋予这个时代其他的含义。
“臭小子,成天跟老曾后头,你怕是快忘了我才是你师父。”
老孟头闲暇时间遛鸟,偏就能看到封景和曾爷爷两人玩的开心的很,这倒是让他心里很不痛快。
虽然知道封景本意是为了给曾爷爷支点挣钱的招儿,不过瞧他们关系越来越好,不觉有些吃味儿。
“哪能啊老师,您永远都是我老师。”
封景下了播,走在老孟头身旁撒娇,“这不是为了曾爷爷的孙女么,听说这两天做了血常规透析,要是攒够钱,就能做手术了。”
听到这话,老孟头原本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没想到你那一招还挺管用。”
“要是老师您想,直播间怕是要挤进来几十万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