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的拉锯战一直持续了一个小时。
到后面,熊健安只说不知道,不记得。
就在宋朝阳犹豫要不要打道回府之时,门铃响了。
熊健安轻微地皱了皱眉头:“警官,我已经够配合你们了,你们可以离开了吧?”
说着,他率先起身往门口走去,并拉开门,刚想对他想象中的来客说一句稍等,就看见警察证和搜查令。
“你们!”
……
讯问室。
宋朝阳与谢奇致一组,讯问熊健安;刘立和赵炜炜一组,讯问陈美。
利用信息不对等,也就是说把可疑人员分开讯问的方式,是侦查员常用的手段之一。
在不少案件中,嫌疑人互相反水,给侦查员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信息。
走完法定讯问流程后,刘立问道:“陈美,你说13日晚下班时,林虹先走的,你见她走了,不愿意一个人留下,所以跟着她走,是不是这样?”
讯问室和询问室不同。前者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有一把固定的椅子,还有全套录音录像设备。
陈美生平第一次进公安局就进了讯问室,她甚至都还搞不明白为什么。
一听刘立重复老问题,心里虽然紧张,但面上却是一副无所谓,自己根本没罪的模样:“我都说过了,你们还要问多少遍?”
刘立严肃道:“是还是不是?”
陈美表情有些不耐:“是是是!”
刘立又道:“那你再把13日晚上的事说一遍。”
陈美抿了抿嘴,流利地把曾告诉过赵炜炜的话又说了一遍:“那天我们两个人收拾店面,她说她收拾完了,想先走。然后我想,她都走了,我留着干嘛?所以我就跟她一起走了。我们在路上聊了会儿天,路过便利店那儿,我想到自己新买的锅有问题,就去找老板了。后来的事,我就不知道了。”
刘立追问:“聊的什么?”
陈美想也没想的说:“就夫妻那些鸡毛蒜皮的事嘛。”
刘立:“请详细重复一遍。”
陈美看了一眼摄像头,叽里咕噜地说了一大段话。
刘立又问:“14日,我们去找你,问过你什么问题?”
陈美愣了一下,支支吾吾的:“就那些问题呗。”
刘立:“你不记得了?”
陈美愣了一下,紧闭嘴巴没有说话。
而另一边,宋朝阳和谢奇致却没有立刻讯问熊健安,只让他一个人呆在讯问室里。
一到警局,谢奇致就说先等等,他要先问邓天几个问题。
随即他们又去了看守所,讯问邓天。
谢奇致眼睛一动不动地凝视着邓天的脸,不放过他任何一个表情,陈述道:“邓天,你的另一本诗集我们在熊健安的居处搜查到了。”
“不过不是在书房这些地方,而是垃圾袋。一个黑色的垃圾袋,里面还装了苹果核、纸屑等等杂物。”
说罢,他给邓天看了手机上的照片。
邓天猛地挣扎,却被牢牢束缚在凳子上。
“你骗我!”他怒吼。
此时的他不复以往每一次面对讯问时的平静和愉悦,而是怒睁双眼,青筋暴起,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谢奇致敲了敲桌子:“邓天,骗你的人不是我,你心里清楚,那个人是谁。”
“这是假的,都是假的!”邓天摇晃着脑袋,手铐哗哗作响,“一定是你们放进去的!”
谢奇致平静地说:“我们是警察。”
邓天瞪着他,紧紧咬着腮帮子,一声不吭。
谢奇致又和他讲了相关法律法规,鼓励他将事实全说出来。不过邓天一直沉默不语,像是很难接受事实似的,最后,谢奇致沉声道:“邓天,想想你的诗歌。”
说完这句话,他也沉默了,等着邓天回答。
过了不知道多久,邓天半低着头,说道:“熊健安给过我一张纸条,我把它放在张锋书店前面那颗樟树下,我挖了个坑埋着,用三块石头当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