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竹君知道她心情,又道:“这次,二哥哥和二姐夫过年
一人发一百两的红包,周尧十两,由你来发放,放心了吧?”
她也不是乱来的,绿橘始终是她的心腹,如此也算提了她的名头,各方皆安。
绿橘心里十分感动,她自然明白这样安排的意义,连忙跪下磕头,“夫人,我一定不负您的重望。”
小年的时候,接连收到霍云霄来的三封信,每一封都是四张纸以上,全都写满了,不知他哪来那么多的话。
好在其中有一封薄薄的信,是郑溪写的,她随着二皇子也一起去了丰州,临行前还劝温竹君一起去呢。
温竹君想到郑溪小鸟依人地依偎在二皇子身边,就忍不住叹气,那丫头眼看着是又陷进去了,不知这次会吃什么亏。
她没空理会霍云霄,一是真的很忙,二是太子禁足之事也让她有些紧张。
一直到现在,东宫都没有动静,太子一党安安静静,皇帝也没有松口,三皇子已经回来了,温竹君觉得这个年,有些凄凉。
其实,她觉得太子没有必要如此,皇帝再能活,总有要死的一天,虽说可能是十年二十年,但只要忍下去……
可忍,就一定有用吗?太子也未必没忍过,可皇帝还是急急忙忙扶持了三皇子。
温竹君也只能心里发发牢骚,太子是什么人?那是皇帝的亲儿子,集阴谋诡计心思诡谲帝王之术的大成者,她哪里比得上?
放下这些心事后,她就开始着手安排离开玉京的事儿了。
竹记已经上了正轨,又有温春煌跟姚坚帮忙看着,暂时无虞,但离开玉京这是个冒险的决定。
温竹君不喜欢冒险,但事到临头,所以她打算寻个商队。
她和周尧合计了一番,直接买下或直接组建是最合算的,不仅仅能做生意,还能保护自己。
但人选是真的很难找,回去求助夫人和侯爷爹,俩人对此也没有经验。
腊月二十七,又是一场大雪纷飞,难得稍稍清闲下来。
温竹君想起霍云霄信里说的,要去东宫给太子跟太子妃拜年,她想了想,便叫来青梨。
“玉桃送来的点心跟咸菜每样都捡一些出来,另外再把我搜罗的小玩意都装起来。”
朱雀大街的积雪已经深及脚踝,马车碾过时发出细碎的“咯吱”声,喧嚣几将被素白包裹,皇城的朱墙黛瓦隐没在茫茫雪幕中。
温竹君掀起车帘朝外望去,小摊贩消失了,但铺子似乎并未被皑皑白雪阻隔,年味浓烈,酒肆饭馆都挂起了红绸灯笼,飘在空气里的炊烟都浮着饴糖和椒盐的香气。
一进东宫,就被满目烈如火的红梅吸引,这次没去定风阁,而是去了那个农家小院。
檐下冰凌如倒悬的剑,院子里苍茫肃杀,寒风凌厉,唯有一株柿子树格外显眼,上面的柿子,在白雪下,个个像灯笼。
太子妃打开窗子,朝她招手,“快进来,外头多冷呀。”
温竹君进了屋,被暖意激的一抖,转头看到太子抱着梁钰逗弄,鲜有的慈父模样。
“见过太子,太子妃。”
太子摆摆手,“钰儿念叨你两个弟弟很久了,怎么没带来?”
温竹君指了指外头,“雪太大了,小孩子容易冻着。”
太子妃请她坐下喝茶,又道:“听到你要去丰州,我心里又高兴又羡慕,要记得给我写信啊。”
温竹君自然无有不应,不过她启程的时间还早着呢,总要万事俱备才行。
太子放开儿子,淡淡道:“听闻你在寻人组建商队?怎么想的?侯夫人亲自去做生意?不怕被人笑话?”
“自己组建商队是最合算的。”温竹君抱着梁钰,无所谓地耸肩,“再说了,我从小到大都在被人笑话,只要不在我面前就行了。”
太子点点头,微微笑了起来,“难怪市井里极为推崇竹记,我手上倒有几个人可以给你用,也算是为那些女人做点好事。”
温竹君想起霍云霄说过,太子养着不少对练的手下,有心想拒绝,但此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不过,太子知道的也实在太详细了点。
太子妃又闲扯了一会儿,实在没忍住,佯装闲聊。
“不如你也去丰州吧,护卫子民也是你这太子应该做的,你不总说想和伯远一起在战场上比试比试吗?”
太子摇头,面色平静,“你在哪我就在哪,阿离,我是一国储君,哪有储君上战场的?”
太子妃叹了口气,欲言又止,眸光闪着不安,但终究都咽了下去。
温竹君看的很清楚,脊背发凉,似是明白了什么,她猛地朝四周看去,却被太子妃拦住了。
太子妃眼中明明焦虑,但话语带笑,“我给他们俩也准备了礼物呢,你走的时候,记得拿上……”
第114章 捡漏的第一百一十四天现在知道你女儿……
太子看着温竹君离去的背影,宽慰起太子妃,“莫要忧心了,我入主东宫这么多年,几无过错,又与父皇父子连心,几句争吵而已,他不会在意的。”
“这次不一样。”太子妃声调有些大,她立时就察觉不对,很快调整了过来。
“这次你动张炳之,还死死咬着不放,我们知道你是为了黎民百姓,想清理蠹虫,可父皇难免会觉得你是在争夺权柄,想借机让自己的人上位,阿钊,真的,不要再动了,从前是父子君臣,如今是君臣父子,切记东宫树大招风啊。”
太子闻言怔怔的,眸中现出淡淡的失落。
“从我十五岁开始帮着父皇理事,宵衣旰食,从无懈怠,父皇也一直夸我做得好,又让我监国,还让胡大人做我的老师,事无巨细地栽培我,主动帮我收拢权臣,教我如何当一个好皇帝,谆谆教诲,历历在目,可如今,却成了树大招风,曾经种种……”
太子妃听他在耳旁细声软语,觉得这些话再说下去就不好了,连忙抬头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