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款勉强能用,但还是优先儿童款的专业拳击器材。
“四颗星的难度呢,难度应该在于用最低的价格买到尺寸合适并且可用的拳击设备。”
粗粗浏览一遍,拳击手的训练重点一般在‘速度’和‘力量’两方面。前者追求一秒多次有效击打,后者强调一击必杀。
其实这只拳拳蛙全力一击六十公斤的力量已经很不错,而且它一秒出拳三次,已经是人类拳击手的水平。
想想看它才八九十公分,就有几十公斤的力量击打,速度还很快。力量单薄的人要是有那么一只,安全感爆棚。
可拳拳蛙要面对的是已经超脱科学的同类幻兽。
虽然江济堂也不清楚它的对手是什么水平,但许愿者字里行间带着‘就算是一次游也要好好走完’的平静,想来,一定也是很优秀的。
“就算对手这么优秀也想上台试试,怎么都得帮一把才行。”
又到他展示自己底层优势的时候了。
二手网站上的儿童专业拳击器材也有,一般打六到八折,哪怕包邮,价格也超过江济堂的预算,而且只能买一件。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没有路,就开辟出一条路来。
“系统,任务规定里说,任务者的劳动不算在购物金里,是吧?”
气泡框出现:“是。”它有点好奇任务者又有什么操作。
“那就行。”江济堂拿出手机,他快速找到那个只在朋友圈一闪而过的名字。
“刘先生,你上次说的那家少年拳击馆在哪?就是开业没多久就关闭的。”江济堂直接发语音问一位‘爸爸’。
这人在朋友圈吐槽过,‘刚交了钱就倒闭,还得找,哪有这么多拿教练证的专业拳击手’。
这位爸爸发过不少朋友圈,是常年在线人士,看起来也比较好说话。
这就是平时多注意身边小事的好处,虽然只是一闪而过的信息,但有时候能提供解题新思路。
“你是?”被问及的男人想不起自己的好友里怎么会有这一号人物。
江济堂看备注,这位爸爸应该是他寒暑假做家教的时候认识的,但不是很熟。
江济堂告诉他,自己是他孩子的家教老师,男人这才告诉他那家拳击馆的地址,以及叫什么名儿。
“不好意思,有联系号码吗?当时的招生广告也行。”
“行啊。”
招生广告就到了江济堂的手机上,看时间,果然刚开业不久就倒闭了。
“他们是因为什么关门的啊?”
“嗨,有个家长因为孩子被罚把人告了,虽然没成功,但也在家长群出了名,一批家长退团,说他们教得太严格了,吃不消。”
“原来是这样。麻烦了,谢谢。”
就这样,江济堂拿到一家刚刚关门的少年拳击馆的联络号码。
三个号码只有一个能直接联系到老板,江济堂打了三次才成功:“张老板,做生意吗?”
心烦气躁本想挂电话的拳击馆老板被这个话题吸引住:“什么生意?”
“不知道贵馆的拳击训练道具处理了没有?”
“还没有,你想要?”
有戏。
江济堂坐下来,还给自己倒了一杯水解渴。
“可以这么说。或许您已经问过其他人,关于它们的收购价,我可以帮你找到更合适的买家。”
张老板当即有了耐心,他店是新开的,设备才用了不久,但回收站才不看这些,都是压的材料价。本市倒是有一家专门回收健身器材的,问题是他这里都是儿童青少年的尺寸,不好在健身房流动,价格同样压得很低。
仔细挑一个出价最高的慢慢谈也行,可他等不了那么久,店租一到期就得把东西清干净。
“你想给多少?”
“不是我想给多少,得看您。您有多少东西要出手?心理价位在哪里?”江济堂才不会让对面掌握主动权,他立刻按自己的节奏问。
“我们拳击馆一共有……”急于出手的张老板咬住了饵,他被江济堂的节奏带走了。
两人聊了半个多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