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人依次下车,拿到房子这么久,这还是第二次全体过来。
港生指着第三层朝南的角:“那是我家。”
公寓楼的门口坐着几个大伯大娘,他们都认识港生一家:“我看你们家这些天敲敲打打的,好大的阵仗,是请人装修么?”
“是。”港生爸爸老实的笑笑,但因为长相关系自带‘威胁’,众人顿时不语。他也不在意,带着家人上去了。
大伯大娘一路用视线追随,人一走就窃窃私语:“没想到他家还有钱请人装修。今天还带了个小开和洋人,都是靠海吃饭的落魄户,他们什么时候和这种人物搭上了关系?”
“谁知道呢?不过啊,他们家那个装修,你别说,真是不错,我儿子准备拆了墙学他。”
“什么?你也要学?怎么大家都要学?”这个大伯有着明显的心动,但还是犹豫,“没关系吗?不是说有些地方不能拆么?拆了要被起诉的。”
“我当然是问过了,他家找建筑开发公司批了条,不是承重墙,在安全范围内,也没影响别人,这才动工。像七楼那个,差点动了承重墙,让管理好一顿骂,可不能学那人……”
港生家在三楼,他们就决定走楼梯,电梯就一个,走电梯还得排队。
其实进了一楼,港生爸爸首先去看了水电表,发现用得并不多,他越发觉得这可能就是那种铺点塑料布,丢两张床,再拉上帘子的糊弄装修。因为很多人就是这么装修的,大家都没什么钱。
所以,等他们爬到三楼,发现自家那铁栅栏门和小木门换成了1.2米,带猫眼和门牌号的不锈钢防盗门,心理预期极低的港生爸爸还吓了一跳。
这门和旁边其他家的都不是一个档次,很宽很气派,钢皮包裹一看就很牢固,拿斧头都砍不动。而且门锁也很复杂,小偷看到都得选别家。真是满满的安全感。
这栋公寓楼有点筒子楼的感觉,中间有个大的天井,还有个快两米宽的走廊。绕着天井走一圈,就把所有住户的家门口绕了一遍。
因为室内面积小,很多人喜欢在走廊里摆杂物,甚至放桌子当餐厅用,小孩子跑来跑去。这也有个好处,邻居之间来往方便,比后世的高层住宅更有人情味。
“这门真好看,上面还有花纹呢。”港生妈妈摸着光滑的大门,还敲了敲,不是那种空铁皮的,顿时更加满意。
他们在海滩棚户区待了一段时间,才发现这世界最珍贵的东西就是‘安全感’,一扇厚重的门能带来这样的安全感。
“这个圆圆的玻璃是什么?”
“笨,这是门镜。可以从里面看到外面,但外面看不到里面。我同学家有,可神奇了。”
“妈妈妈妈,有门铃,我们家也有门铃了。”
孩子们没有想太多,他们纯粹为新的事物欢呼。
外面已经给了港生一家足够的惊喜,港生的爸爸都忍不住有些幻想:也许,说不定,里面也没有那么糟。
“这是你们家的钥匙。”江济堂把一串钥匙递给港生爸爸,鼓励他打开。
港生爸爸深吸一口气,插入钥匙孔,咔哒一声拧开了。
里面是怎么样的?众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随着门推开,出现在面前的是一个1.5米宽,2.2米长的玄关。
右边是一排钉在墙上的挂衣架,进门的时候可以挂上外套和帽子。
左边是1.5米长,深度25厘米的贴墙柜子,上面是储物柜,下面是鞋柜,足够一家人放鞋子。有一张换鞋凳,平时用来换鞋,也可以站在上面开储物柜。凳子本身也有储物功能,打开后里面可以放杂物。
正对面的墙上则贴着‘日照金山’马赛克画,闪闪发亮,富丽堂皇。
“哇。”港生情不自禁张大嘴巴,几个人都有些激动,几个孩子最激动。但他们激动的是玄关停放着的两辆崭新的自行车,一辆橘色一辆草绿色。
“新房子离学校有点远,等你们搬进来,可以用这两辆自行车上学。”江济堂拍拍车垫,“喜欢这个礼物吗,小朋友们?”
小朋友可开心死了,但这里太挤了,他们蹦跳不起来。
“要、要换鞋子吗?”明明是自己家,港生一家却甚是拘谨,连铺在地上红色的‘出入平安’垫子都不敢踩。
“这是你们家呀,你们决定。现在,我带你们转一圈。”
江济堂笑着先走一步,而帕森斯和他并排同行。港生一家就跟在后面,一群人左拐出了玄关,就看到一个四四方方的空间。
这是江济堂规划里的多功能公共空间,它占据了中心3米x6米的‘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