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身边的人里面,陆离是新来的,那应该为当初的事情背锅的人是谁呢?
你认罪了,那这事当时就是你的错。
你不认罪,那你是不是想说当初就是皇帝自己识人不明啊。
郭胜连忙跪下认罪:“是臣有罪,望陛下恕罪。”
面对郭胜的请罪,刘宏随口给了个惩罚就挥手示意对方退下了。
郭胜人都要不好了,虽然那惩罚不痛不痒,但他们什么时候因为这些事被惩罚过。
很可惜的是,比起郭胜,刘宏现在显然对陆离更感兴趣,又或者说,他对此刻锋芒毕露的陆离很感兴趣。
之前有关陆离的消息,除了美丽外还少不了血腥。
又是豪强、又是县令,还有淫祀。
对方虽然是个美人,但显然是个带刀美人。
可刘宏见到的陆离美人确实是美人,带刀却一点也没看出来,对方看起来就是一个温和有礼又带着点距离感的君子摸样。
刘宏没有从对方身上看出什么压抑着本性的趋势,感觉这幅平和样子不像是演出来的。
这都让他不由怀疑,那些传说中被陆离给杀了的人,不会是别人栽赃给他的吧。
但现在这么一看,确实是个带刀美人啊。
这锋芒毕露的模样,可比之前的温和有礼顺眼多了。
至于这是不是有些锋利了,刘宏是半点不害怕的,毕竟对方又不可能将刀对准自己。
陆离低头似乎羞涩:既然陛下你这样认为,那就当是吧。
第38章 宦官与外戚
陆离的反击以及陛下展露出来的态度,算是让他彻底站到十常侍的对立面上了,考虑到是他们先动手的,陆离认为这没有任何问题。
他可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有的是力气与手段。
但是对陆离这一出反应最大的不是十常侍,反而是士人与外戚。
之前因为陆离没有拜山头也没有展露立场,对方对待宦官不谄媚讨好也不横眉冷对,大家都搞不清楚对方到底是哪一边的。
当初对方的破格征辟虽以忠烈为由,但考虑到他们陛下的那个作风,其实有不少人怀疑陆离是走了什么门路。
哪怕后面对方展露出才华,也不曾改变这一猜测。
毕竟对方有才华归有才华,但对方的官位又不是因为才华拥有的,有才华可证明不了对方没走后门。
可别管曾经如何猜测,现在这事一出,对方这妥妥是自己人啊。
陆离看着手中来自大将军府上的宴会请柬,只觉得这挺东汉特色的——不是官宦就是外戚。
他就不明白了,自己来中央这是奔着做二选一选择题来的吗?
到底是谁教的你们这么划分阵营啊,不是他们就是你们?
陛下,你对此有什么头绪吗,你自己就没有一个单纯点的阵营吗?
什么,陛下跟宦官与外戚都是一个阵营的,那没事了。
陆离感觉槽点满满,但也没有准备拒绝,刚将宦官得罪完,再得罪一把外戚,陆离又不是什么铁头娃,没必要,真的没必要这样。
在别人不招惹自己的情况下,他可从来都是与人为善的。
——————————————————
大将军府。
请柬遣人送出去后,何进看向身边之人:“本初以为这陆伯安如何?”
袁绍知道对方这看似在问陆离的为人,实则是想要问陆离是否能够站在他们这边。
此刻何进虽是外戚,明面上跟宦官们却并非绝对的敌对关系。
相反,他的妹妹能够成为皇后,他本人能够进位大将军,都与宦官脱不了干系,那位宦官就是刚被陆离得罪了一把的郭胜。
但我后汉自有国情在此,宦官与外戚之间之所以朝朝相斗也是有决定性的利益在内的,便是他们如今明面上和睦也不妨碍暗中有争斗之心。
尤其是何皇后育有皇长子,何进如何会不想要拉拢天子近臣以图储君之位。
袁绍回道:“那陆伯安世出名门,以孝名闻传天下,恩人如皇甫将军,友人如杨公挺,皆为宦官所伤,其人又因此为宦官所诬,绍以为便不为友,亦非敌也。”
何进点头,也不知道是表示认可,还是表示自己听到了。
袁绍只觉得人生际遇当真难测,同样是世出名门,人家陆伯安比自己年少几岁却随侍陛下左右,自己空长几岁在这里给屠夫之后出谋划策。
只是以一族之命,换一人之幸,袁绍又不觉得难测了。
不过他对何进的看法始终不曾改变,这位大将军冲动少谋,若不是其妹为皇后且有皇长子傍身,哪里轮得到他忝居大将军之位。
且等着吧,从古至今,宦官外戚便是显赫一时,也终难长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