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站在后面往前看,五胡乱华拿着显微镜找好处,好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融合与南方开发,但这点好处跟铁锅里面炖人肉,一炖就是上千万比起来,还是不要为好。
他不知道没了晋朝会不会有个更差劲的,但就陆离的历史常识来说,在王朝之中他就没见过比晋朝更差劲的,最多加个宋朝跟他凑个卧龙凤雏。
不过这些事情还是太遥远了,他现在还是先将郑玄布置的作业写完再说吧。
学了两辈子的习,陆离第一次学习学到昏昏欲睡,学不下去一点点。
前世看到周围一些同学出现这种情况,他还不解,现在发生在自己身上,他真的太解这份感觉了。
那真的不是专心不专心的问题,就是一种很奇怪的坐不住,一种仿佛对于知识存在的不耐受状态。
越想要改变越改变不了,越改变不了又越忍不住想要较劲,很容易就陷入恶性循环。
陆离选择放过自己,客观形容他现在情况产生的原因,通俗点说就是见识过广阔天地之后心野了。
很多人在社会摸爬滚打后,会忍不住怀念自己的学生年代。
但真要让他们回去,没几个人能够坐得住再来学习一波。
陆离现在就是这样,个人虽然说不上特别浮躁,但就是没有以前那么能够学进去了。
郑玄也看出了其中的症结所在:“不仅是你的心不在这里,你自己本身在不自觉的轻视它们。”
除了对自己从头到尾被亲爹、张角等一干人吊打的《周易》常怀谦卑,陆离现在对于其他四经就没有那么上心了。
郑玄其实能够解,毕竟就陆离之前那个学习情况,也一点没妨碍他一路高升,那么学与不学对他而言好像也没什么区别。
这就好像现代很多人看到有些初中毕业也能当老板,大学生也得给他当打工人,就不由发展出一种学习无用的论调,更何况陆离这个情况可以约等于他就是“老板本人”。
至于《周易》,那属于学霸对于学不会的知识内容的一种执念,天厌之对天命的本能追逐。
郑玄本该最不喜欢这样的学习态度的,但看着哪怕真的学不进去,却还是认认真真按照自己的要求写作业,半分敷衍都不存在的陆离,他还能不高兴什么。
有的时候哪怕同样的态度,产生的看法也是要分人跟分情况的。
陆离如果是外面百千弟子中的一员,再认真郑玄也绝对会因为对方对待学问的轻慢心生不喜。
但对方都是先帝最信重的侍中,在个大汉刷了一波名望了,却还能耐下心来尊敬师长,努力学习,这还想要什么轿子。
在质疑完对方之后,郑玄非常熟练的进入了质疑自己的状态。
虽然陆离对知识有所轻慢,可退一万步来说,自己的教学方法就一点问题都没有吗。
因为对方状态转换的太快,陆离还没来得及做什么反馈,就听见对方又说:“你且等着,我回去想想。”
陆离:?
不是在说我有问题吗,你这是要回去想什么。
不会是想怎么把我赶走吧?
你要真的这么想……
陆离从来不是特别死皮赖脸的人。
虽然之前死皮赖脸了一波,但一次就够了,再来第二次,是不是对老人家有点不友好。
陆离不知道该不该提前收拾一下包裹,万一对方根本没想出主意,又或者脸皮薄不好意思说,自己这一收拾对方顺水推舟了怎么办。
意识到自己这个想法之后,陆离不由摸了摸自己的脸,坏了,我真成厚脸皮了。
他收拾了收拾,确保对方一旦表现出想让自己离开的意思,他绝对能立刻就走,不给对方添堵。
毕竟他自己知道自己的情况,他确实是学不进去了。
然而赶人的态度没有等到,寓教于乐的新型教育方式get到了。
我的天啊,你有没有一个会为了你特意改变教学方式,专门给你开小灶的老师啊?
你没有吧,真可怜,我就有呢。
陆离前世遇到的老师里面虽然没有什么人渣,却也不曾体会过对自己如父、如母的那种老师,主要是他是个挺让人省心的学生,而且他前世也不是能够惹人怜惜的那一挂。
虽然家庭比较那什么,可也不缺衣少食,况且那群人面对陆离怎样是一回事,在外面他们还是要脸的。
而且陆离上学的时候,大家对于家庭暴力的态度有些人比较倾向于这是家务事,而有些人就算关注,视线也都主要集中在拳脚相加的肉体伤害上,冷暴力反而不怎么被重视。
现在突然遇到一个如此充满人文关怀的名师,还点名般的偏爱自己,真的有被安慰到。
如果对方看自己的眼神,有时候不那么奇怪就更好了。
难道你们《周易》学得好的,真的能够看出什么来吗,那到底看出来的是什么呢?
什么都能看得出来吗?
第68章 世事如棋
郑玄现在处于一个半隐居状态——虽然隐居却也不是完全与世隔绝,这一点从陆离的消息能够被传出去其实就能看出来。
这里面固然存在陆离的有意为之,对方的弟子们也是功不可没。
而这里的消息能够被传出去,外面的消息自然也能被传进来。
毕竟那百千弟子可不是摆着看的石头,哪怕一人报一个物价,都足够让陆离掌握高密这边的菜市场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