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本网 > 其他类型 > 谋士系统在三国 > 谋士系统在三国 第82节

谋士系统在三国 第82节(2 / 2)

这话一出,王六的心虚更加具体化,何除立刻意识到对方的心虚就跟这个有关。

他加重了语气:“说!”

王六哆哆嗦嗦,却也不敢不说,只乱叫一通:“将军、大将军,那、那边在说一首最近流传起来的童谣。”

“生计荒,找曹相,先投能得新衣裳。

有田地,牛帮忙,多干岁末有余粮……”

这童谣倒是通俗易懂,何除一个大字不识的也完全听得明白,他更明白这样的童谣对底下人有着怎样的诱惑力。

“这童谣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是只有这几个人在传,还是所有人都在传?”

何除说不出这两者之间具体的差距,但他心中隐约意识到情况的不妙。

王六更加哆嗦了:“俺、俺也不知道,就、就很多人都在传。”

何除也没有继续问对方所谓的很多人是多少人,打马路过那群人的时候,他隐约能够听到其中有人在分析猜测曹相是谁。

何除挥着鞭子叫他们散开,心中不好的感觉更加浓郁了一些。

————————————————————

曹营。

再次成功拦截了一波“劫掠”的黄巾后,兵力有一部分分出去要做陆离平巾策中的“第二”之事。

尽管还没有大的胜利,但所有人都能明显感觉到局势在向着他们有利的方向发展。

虽然现在还不是歌功颂德的时候,但不妨碍个人心中都对陆离的“平巾策”有着自己的看法。

切实完成的一次次阻截,让几位带兵的对他判断的行军路线颇为称奇。

可在戏志才看来,陆离的那首童谣才是真的有意思。

其实之前不是没人打过“童谣战”,如董卓迁都长安前,传的“东头一个汉,西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再如“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但真要相比,就实际作用而言,那两种不过是谶言,反倒是陆离这个,那是真切可以起作用的。

而且颇为巧妙的一点在于,他在这首童谣中还设置了点前提条件。

能得新衣裳的前提是“先投”,有余粮的前提是“多干”。

到时候真的成了,只需要安排几个“典型案例”,比如真的得到新衣裳的早投者,有余粮的多干者,一种信任就会随之建立。

要让陆离知道戏志才的这番分析,绝对要在心里说一句:“感谢闯王提供的错误案例。”

说什么“闯王来了不纳粮”,那确实是很吸引人,可问题是你能够做到吗?

这就好比你招聘人时说我们的薪资待遇是一万,结果人家辛苦干了一个月,你就发一千,这不纯纯诈骗吗。

但如果你招聘人说的是薪资为一千至一万,什么水平能够赚一万呢,那得是上进的、能干的、表现优秀的,有业绩的,资历深的,至于其中的评判标准,老板自有其道。

这样的情况下,哪怕一千个人里面只有一个人得到一万,其余人会羡慕嫉妒恨,却不会觉得你在纯诈骗。

其可以总计为资本的画大饼技巧,又或者说牛马的培养小窍门。

在所有人都承认你的功劳之时,你要是也跟着自我承认,就有些不对味了。

陆离对曹操道:“其实粮草也好、家眷也罢,甚至是可以许诺给他们的美好未来,一起的根本都在于曹州牧有切实存在的兵力,有战而胜之的能力。”

所有的和平都是打出来的,如果曹操无兵,根本无法阻止那些人的劫掠,更不用说包围他们的家眷。

同样的,如果对方兵少,就算做到了也会被干掉。

优厚的条件,也会变成我家有粮他有枪,他视我家为粮仓。

所以陆离真心实意道:“曹州牧看似前期胜少败多,可兵精粮足、文武具备,战而胜之不过是迟早而已,离前来仅仅只是推动一二。”

曹操却道:“伯安此言差矣,战场之事从来无必然之结果,就算有,早胜与胜岂能一概而论。”

一个人饿上三天或许饿不死,也许他四天就能找到吃的,可难道因为这个,在他饿了一天、两天送给他食物的行为,就不算恩情了吗。

没有这样的道。

————————————————————

黄巾。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猜测曹相是谁,陆离的细作们开始发力了。

他们没有立刻说出曹操的名字,而是不确定的说道:“乐安郡的郡守似乎就姓曹。”

一个答案摆出来,人们就不由开始分析其中的关联性。

“那位曹太守听说是个好官,乐安郡那边从来不多收税。”

“那位曹太守春耕的时候都会亲自去看,俺姐姐的丈夫的表哥的弟弟还跟对方说过话呢……”

有确实存在的,也有虚构编造的。

“俺听说那位曹太守其实也信大贤良师。”

“这算什么,当年对方生病,就是大贤良师给治好的。”

最新小说: 作茧难缚 仲夏之死 在alpha天团里无法分化的beta 疯了!禁欲将军被清冷侍郎强制爱 猛鬼装修,不骗活人 我成为地球最强美食主播的那些年 不许觊觎漂亮寡夫[无限] 厉鬼巨佬都宠我 炮灰恶婆婆的逆袭之路 回收金手指,从六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