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汉顶流人物,陆离的一举一动都是备受关注的,从未听说过对方有关家眷的消息,如果真的有,想必是在山中寂寂无名时拥有的。
可这……也不对劲啊。
那个时候对方名义上还是跟着父亲在山中为大母守孝呢,谁家会在这个情况下增添家眷,生怕让人不知道你这个孝顺水分有多大是吗?
袁绍曾经也是专门认真守过好几年的孝的,最是清楚这种事关孝道、名声上的事情。
爱惜羽毛这种事情,怎么谨慎都不为过的。
曾经在陆离舞勺之年给对方送姬妾的陆离大父:……
他要是还活着,虽然那所谓的“家眷”是假的且跟他没有任何关系,但是面对如今袁绍的不相信,高低得怼上一句,知不知道什么叫做长者赐,不可辞啊,而且你哪里懂得一脉单穿且眼看着就要传没了的痛苦。
但因为如今老爷子已经老老实实在地底下躺了好多年了,所以没有人会在这个时候跑出来反驳袁绍这个大众认知里面不存在任何问题的想法。
不过别人不反驳,袁绍自己却会质疑,不是质疑自己想法的对错,而是质疑自己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想这个。
明明这个时候最值得关注的是曹操与袁术的战况,可偏偏袁绍的心思就是控制不住的往这件事情上发散,他潜意识里觉得这件事情更加重要一些。
但是到底重要在哪里,他又有些摸不清楚,总感觉这件事情好像不止关系到陆离,还与自己有着不小的联系。
这感觉未免也太奇怪了,总不能对方的家眷是他袁氏的女郎吧。
少部分知道此事的谋士,有一部分认为自家明公这是老毛病又犯了,但也有一部分跟袁绍有着类似的感觉。
那感觉很微妙,说不出具体原因,但也许是划分谋士等级的重要指标之一。
这并非是一种纯粹心上的第六感又或者是什么微妙的玄学,而是一种对于风吹草动的敏锐感知与精准判断,在大脑清晰得到结果之前,感官已经抢先一步进行预警。
可真的有些没有道啊。
不过是家眷而已,难不成陆离还能偷偷娶了一位公主不成,虽然按照先帝那个在意程度,肯定非常愿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但先帝也没有那么大的公主可以让他陆离啊。
甚至别说大小,先帝唯一的女儿早就去世了,只有两个儿子而已。
儿子……
脑海中似乎有什么想法呼之欲出,又被固定思维与逻辑推下的不可能压了下去。
原本是袁绍提前下了命令说要礼待对方留守的家仆,也正因如此,上山的人遇到家眷后没有放肆,遇到迷阵也没有强行突破。
袁谭也是清楚自家亲爹对昔日的陆侍中如何心绪难平的,自然不会在这种事情上找对方的不痛快。
但他没有想到,自己亲爹在得知了这件事情后,竟然来信要让他将对方家眷的具体情况调查一下,如果可以,将人从山上请下来,礼送至邺城。
袁谭:?
这是什么意思?
亲爹,怪不得你能跟曹孟德玩到一起去呢(划掉)
难道说你对陆侍中的爱屋及乌直接及到了对方家眷身上,这是想要做什么?
虽然忍不住想歪了一些,但是这事情一经调查,又立刻正回来了些许,不,应该说许多。
凡事只要做了,总是会留有痕迹的。
哪怕乐安陆氏是乐安郡的地头蛇,哪怕陆离自己也在这里又深耕了几年,但乐安陆氏的人真的太少了,唯一一个离开这里更是已经近十年,他当年还在这里惹下了不少仇怨……
尽管当初安置的时候走的是最隐蔽的路线,石锤还动用了不少当初陆乔送给张角的路线,可时间擅长掩埋秘密,同时也擅长让牢固的锁链腐朽。
袁谭看着自己调查出来的那个堪称敏感的时间点,一边迅速给亲爹送去消息,一边安排人将那座山的出入口围住,死死盯紧那里的一举一动。
因为“投靠”及时,如今依旧是乐安郡郡守的曹田注意到袁谭的动作,忍不住在心里长长叹了口气。
“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1】,府君啊,你看看你这事做的,到底还是东窗事发了吧。
早就隐有察觉的曹田一边在心里想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一边也没有忘记尝试救一救。
毕竟这事要是爆出去,那可太爆炸了,而且极大可能是个大汉范围内的爆炸!
事实上不止是曹田知道这事很爆炸,陆离同样明白。
在收到袁绍的信件后,陆离就开始思考要不要将此事告知曹操了。
其实这事压根没有必要想,怎么可能选择不告知呢。
袁绍都已经将信送过来了,或许你死命的往好处想,那俩位毕竟是众所周知的死人了,况且又过了这么多年,说不定站到袁绍面前,对方都认不出来。
但事情不能这样做的,不说料敌从宽,反正陆离不觉得自己有这个运气遇到这样好的情况,他要是真的有好运气,对方压根就不可能发现。
决定了要将此事告知曹操,可怎么告知也是一个问题。
是去信一封相告,还是自己直接过去将这件事情告知对方……
不管是哪一种,陆离都能想象到对方得知这件事情后的震惊。
随着石锤收到了来自乐安郡那边袁谭相关动作的消息,并将那份密报拿给陆离,本就不多的侥幸被彻底打碎了。
都这个动静了,难道还能是没有发现吗。
带着怀疑逆推曾经,陆离其实破绽也是不少的。
夏侯惇看着来找自己的陆离,明明对方一开始是要来跟自己一起看着袁绍的,结果收到了几封信之后,现在却说有要事要去见曹操。
夏侯惇倒不觉得对方会在这种事情上骗自己,也没有问具体是什么事情,他只是给对方准备了好了马匹与护送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