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若有所思,却听曹操道:“伯安言士元有祝我得荆之策,盼得闻听一二。”
曹操以为自己会先听到一个粗略计划,却不想庞统实在是个敞亮人,只见他从衣袖中拿出一块图布,图布展开,上面正是荆州的地图。
地图上还绘有些许行军路线,外行人可能需要详细讲解,但对于曹操这种内行到不能再内行的人而言,可以说看上一眼很多事情便已经明了于心了。
伯安言之大才,当真诚不我欺。
那一天他们到底聊了什么,郭嘉暂时并不清楚,但是从俩人谈完后的状态来看,陆离显然如愿以偿了。
郭嘉的视线不同声色的划过如今已经变成同僚的庞统,伯安,一如既往的好眼光啊。
对于自己被撬了墙角毫不知情的刘备早就跟自己的新野战败大部队汇合了,此番他们这边败于曹操之手,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可以说将刘表给坑死了,将荆州坑给了曹操大半。
大家都是有道德的人,见到算是苦主的刘琦,不免对此惭愧一二。
而正如庞统所预料的那般,刘琦是准备去江夏找黄祖的。
黄祖也算是刘表神奇防御的重要执行人之一了,而且很神奇的是,他明明靠着自己硬抗了孙氏父子三人的进攻,偏偏在如今的名将排行榜里依旧没有多高。
明明战争是以胜负来定高低的,孙坚死于他之手,可偏偏他们俩人一比较,绝大多数人都觉得他压根比不过孙坚,能赢纯粹是因为运气好。
孙策与他交战没能杀死他,人们也不觉得他胜过孙策,依旧觉得是他运气好,好像但凡孙策没有死,再打一次绝对能够打下来。
如今孙权打他没有打下来,大家依旧不认为这是因为他乃当世名将,都觉得他是占据了守方优势,以及孙权本人年轻能力还不够。
对于刘琦想要去江夏,这选择打眼一看似乎没什么问题,毕竟那边有兵又有忠于刘表的将领。
只是如今孙权正在进攻江夏,万一曹操也跟过来,他们到时候怕是要腹背受敌的。
孙权与黄祖之间是一种杀父之仇,化解不了。
刘琦与曹操之间也算是一种杀父之仇,化解不了。
所以表面上看,他们似乎与哪一方练手都不行,而到时候若是曹、孙联手,又当如何呢?
可不去江夏,其他地方不是对于刘表的忠诚度不够,就是战力不足,去了也是白去。
当然了,这是对于刘琦而言的,可若是加上刘备这边的兵力,找一可守之处,曹操那边非有十倍兵力,绝难轻易攻下。
可惜刘琦显然没有这个意向,而刘备这边要是跟刘琦分开,真找到了那样的城,怕是要先想想如何攻下才行。
其实将刘琦送到之后他们赶紧走,或者干脆分出一队人送刘琦,大家各走各的也行,可若真的这般做,那刘备也就不是刘备了。
待到他们到达江夏黄祖处,曹操那边已经拿下了南郡以及江夏郡的几个县城。
其中有暴力攻破,也有内部投降,诸葛亮看着相关军报,其中表露出来的对荆州当地的熟悉,倒是让他忍不住想到了一人。
不是蔡瑁这种本地将军,毕竟对方虽然不能说没有水平,但水平确实不曾到达这个地步,诸葛亮想到的是庞统。
刘备听到对方提起庞统,这个名字对他而言也不陌生。
当初水镜先生对他介绍人才的时候,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诸葛亮便是卧龙,而庞统则是凤雏。
当时他对着司马徽问这俩人的情况,对方说了诸葛亮的,提起庞统只道并不在此。
如今,竟然被曹操得到了吗?
不知道为什么,刘备有种失去了很重要的存在的感觉。
那感觉来得莫名其妙,又仿佛深入人心。
诸葛亮看着刘备仿佛在那里愣神,轻声提醒了一句:“明公。”
刘备立刻回神,如今正是刘备阵营一小撮人在讨论日后发展呢。
刘备自省道:“是备一时失神,孔明且言之。”
诸葛亮没有追问刘备为何走神,也没有继续说庞统的事情,他道:“曹孟德如今欲攻江夏,孙仲谋对江夏亦是觊觎已久,此地于我等实非久留之地。”
刘备忍不住皱眉:“那孙仲谋,难道便不知晓唇亡齿寒的道吗?”
诸葛亮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便是孙仲谋知道这个道,黄祖他也是绝对要杀的,而别管是他们还是刘琦,似乎都不能推着黄祖去死,那是不义之举。
再者说,唇亡齿寒也不是用在这个时候的,便是不提杀父之仇,谁都看得出来刘琦这边是很难守住的,根本做不了什么缓冲地带,也根本提不上是“唇”。
最后不管是孙权得到了江夏还是曹操得到了江夏,又或者他们一人一半,反正看着曹操那个架势,日后早也是有一战的。
刘备:“以孔明之见……”
刘备的话还不曾说完,外面有人前来通报,刘琦来了。
刘琦到了就直接来到刘备面前一拜,在对方搀扶自己的时候紧紧抓着刘备的手:“玄德公可是要弃我而去吗?”
这话说得其实很没有道,毕竟他们两个本也算不上是什么绑定关系。
但看着刘琦这个样子,不像是要搞什么道德绑架,慌张无措中满满的尽是真情流露。
他不能说是什么蠢人,但也说不上是什么特别明白的人,非要说的话,是实打实不带有任何自谦性质的中人之姿而已。
这种资质放在太平时期,搭配上一个好家世,收拢几个聪明的门人,倒未必不能平安顺遂的过完这一生。
可若是换到这个时候,可就不一样了。
刘备没有承诺什么,只是问刘琦此来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