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剧情线的事情她当然在行,于是把心一横,一口气说:“皇上,根据这下药情况来看,下毒的人显然是冲动又害怕的,心思并不成熟。先开始倒的时候担心出破绽导致计划失败,所以分量都斟酌着,可是到最后,很可能一下子想起什么仇怨,心里一事气氛,恨不得这人今日就毒发身亡,一气之下又全倒进去。而且,下毒的人冲动,但凡事先打探一下四殿下近来饮食如何就会知道,由饭菜下毒是一点胜算没有,还不如直接冲进去把人杀了。”
李煜玄听得全神贯注,眉头一直皱着,穆晏清停了停,故意怼人似地总结剧情:“由此看来,这一招只能是没什么脑子的蠢人才做得出来,心智都还不成熟。”
李煜玄听到这,思绪霎时从那一堆很合情理的推测里抽回来,说:“你以为朕今日过来,是怀疑你?”
穆晏清没有答话。
李煜玄哂笑,说:“朕若是怀疑你,你一己之力将朕的几个儿子都连累了,你以为你现在还能安好地坐在这儿?”
穆晏清脱口而出:“皇上没有怀疑过我?”
李煜玄不可思议,说:“你还非要朕将你严刑拷打一番才甘心是吧?”
穆晏清终于捡回了脑子,惊觉刚才没多深思熟虑一下再答话,那这个人跑过来就为了听这点情景重现吗?
李煜玄说:“心智不成熟的蠢人……”他摇头笑了笑,“的确如此。”
穆晏清不知道他是自说自话,还是在问话,干脆又是闭嘴保平安。
“方才不是能说会道?这会儿哑巴了?”
“事情涉及皇子,臣妾自知失言,不敢再胡说引起皇上的忧虑。”
“分明是说得头头是道,还顺便把自己摘干净了。朕也不妨告诉你,与其怀疑你会借着璟檀去报复,朕还不如怀疑是他自己的苦肉计。”若是代进去“心智不成熟的蠢人”这几个字,李煜玄首先断定,太子可以排除出去,顶多就是被利用了储君之位的便利,或是被人有心拖下水的……
“臣妾还真想过,只是还没有机会下手。晔妃娘娘的事情臣妾还耿耿于怀。”穆晏清反应过来,李煜玄既然这么相信不是她干的,那么就是冲着别的心思过来听她分析的了……那就赶紧作死一下。
李煜玄的脸色沉下来,“那岂不是连朕都想报复?”
“臣妾不敢。”
李煜玄顿觉扫兴,本来听得津津有味,突然又提起冤死的姚既云,心里甚至恼羞成怒,可是再看到眼前这张倔强的脸,好像宫里只有一个穆晏清会和自己一样,还放不下她,那点恼怒一时又不忍发作起来,只好悻悻地走了。
穆晏清到现在才知道李璟檀这个“转机”的细节,不禁有了一个又一个不敢细想的揣测,一次可能是天意,两次串联起来,就不是巧合了。李璟辞那天真的是凑巧来到门外,什么都没听到吗?
第108章 不见
夜深人静,此时的延禧宫再没有往日的灯火通明。
易桂华听了闻铃的亲口所说,将手书交给她,说:“本宫知你忠心不二,这些年来……辛苦你。”
闻铃泪流满面,只摊开手由着那封手书在掌上颤抖,“娘娘……”
“你知道怎么做。务必将它亲自交给皇上,谁也不要信。”易桂华轻推了推那双冰凉的手,说:“出去吧。”
闻铃没有远走,在门外清醒地坐了一夜。直到清晨,宫外打更声一阵阵地传来,闻铃在回过神的片刻,看见眼前寥落萧瑟的宫殿回到了昔日的气派和风光。她转过身对着寝殿愣了片刻,里面再也不会传出任何回应,僵硬的双膝如压断的雪压残枝般跪下来,磕了头,说:“委屈主子先行,闻铃稍后就来。”
深秋的风扫过宫门,顾甯川看清了来的只是闻铃,几个内侍丢了魂一般跑在闻铃的前面要赶来回话。他心里陡然空白了一瞬:易桂华再也不给任何人留机会。
李煜玄看了手书,心底甚至还带了一丝怀疑,正要去延禧宫,猛然想起要先下一道密旨:封锁易家。直到赶过去看到跪了一地的人,他才相信易桂华是真的死了,一时间几乎站不稳往后挪了一步。
皇后赶在李煜玄之前就来了,伸手扶稳,“皇上保重龙体。”
李煜玄扬了扬手,只淡淡地问:“太医和仵作怎么说?”
“臣妾命他们先将人接下来,其余的……等皇上来示下。”
还进去看一眼吗?
李煜玄的视线越过敞开的门,那地上的白布盖着一人,隐约还可以看见些许的轮廓起伏。凉风偶然撩起边缘,一如昔日宫裙绰约,白布之下的女子曾是何等风华无双。
李煜玄将一声叹息藏在转身的一瞬里,拍了拍皇后的手,说:“朕就不进去了,辛苦你处理,派人给朕回个话就行。”
易桂华最后的赌注是这一死,可以赌来李煜玄的一丝挂念,换李璟檀和李斓毓的一生平安。
易桂华在那封绝笔信里面,指证自己的父亲,当今兵部尚书易廷,多年来一直勾结外邦暗中受贿,在中秋宫宴时刺杀颜勒使臣乌戎,借权力之便拐卖抢夺民女,意图贿赂朝中重臣和送入宫中魅惑圣上,以此巩固势力。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断断续续一个月的调查风波后,除了易桂华信中的事情以外,另一桩陈年冤情也突然被撬开一丝缝隙。
易廷的家中除了搜出被软禁的貌美女子、受贿财物和当时乌戎的随身玉佩这些铁证外,通过对府上一干人等的严刑拷问,还查出此前顾家通敌一案的隐情。
而李璟檀被下药毒害一事,在这样的朝政动荡面前,被李煜玄处理成一桩失误,他将当时负责伺候的几个内侍和嬷嬷一应处死,事情就此轻拿轻放了。
可皇上心里到底
如何想这件事,只有他自己知道。太子李璟辕只是被叫过去问了几句,就出来继续前去听政,而嫌疑最大的李璟辞和李璟恒两人,被问话之后,幽禁了好几天才出来。
李璟恒直接被皇后接回去景仁宫,之后的半月里,隐约有风声传出,说皇后将三殿下痛打一顿,让他闭门思过一个月。而李璟辞好几回若无其事地过来永寿宫请安的时候,秦佩英是和从前一样热情熟络,穆晏清却不一样了。
李璟辞提到,两个弟弟最近都没露面,六公主因连番剧变还在养病,五公主闹脾气也时常留在景仁宫。这样一来,他最近去到学堂,要么是几个老师只绕着他一人讲书,要么太子过来了,他还可以和李璟辕一起念书论政,两兄弟年龄相仿,性情投缘,那叫一个自在。
而穆晏清每每听到这些,总是鬼使神差地想到被毒害的李璟檀,想到也许被冤枉了还在禁足的长年冤种李璟恒,这样一联系起来,李璟辞近来的高兴溢于言表。其实他高兴本也无可厚非,才十七八岁的少年,前面这么多年的日子实在太苦了,回到宫里又继续受尽冷眼和欺负,好不容易才有几天快乐安生日子。
但李璟辞的确成了连番变故中的最大赢家。
这是自己一路看着提点着过来的“养成系皇二代”,也是救过她一命的,穆晏清不知该拿什么表情和心态去面对这一番春风得意。
李璟辞藏了好几次的心思,终于忍不住小心翼翼地问:“穆娘娘若有什么疑虑……不妨直说。”
到底还是给看出来了。穆晏清想了一会儿才组织好说辞:“没什么,看殿下最近这么高兴,我心里感慨,也……替殿下感到高兴。”
李璟辞装作看不懂她的牵强笑意,说:“我的高兴,还是希望两个弟弟和妹妹可以回来,像从前那样热闹些。可是,这样的时日大概再也不会有了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