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安心柔忙着哄娃,安大伯敏锐性不高,安书恒又深陷妹夫家太穷的事实,大家都没对张母的话起疑。
安心绵却抓住了婆婆话中的漏洞,像婆婆这种目不识丁的妇人,怎么会知道大西北很远。
她连大西北在哪都不知道。
“那边有熟人!”安大伯说出梅子林给的理由。
挺管用的,村里很多人都信,也愿意跟着走。
安大伯见亲家表情呆滞,怕他们不信,补充一句,“说是到了那边,只要好好干活,每家每人能分一亩地呢。”
张父听了这话心里大骂,一亩地顶个屁用,给十亩都没用。
大西北常年不下雨,河水又少,普通人连吃喝拉撒睡都成问题,更别提浇水种地了。
大西北,并没有外人想象中的好,至少他们就是这么认为的。
张父、张母一直认定,亲家是被坏人给骗了。
张父一言难尽的看着被骗还满心欢喜的安大伯,很想劝他打消这个念头
可话到嘴边,又不知道应该怎么说。
心里有鬼的人,明明知道真相,却又怕被人发现,他能说大西北还不如现在的张家村吗?
第81章 不是谁都想走
张父、张母打从心里不乐意回大西北,那里不仅穷的响叮当,更有不共戴天的仇人,生怕一家人回去后会被他们背地里弄死。
安大伯见说不通,也就不去勉强,连他自己本人都不太愿意走。
要不是安家二老坚持要走,安大伯真觉得没必要兴师动众的离开,他的想法很简单,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好。
安心绵看了看怀里的儿子,又看了看站在门口低头生闷气的张来宝,一如既往的做出选择:留在张家。
见安大伯等人走远,情绪崩溃的安心绵冲了出来。
拉着安心柔的手,哽咽道:“大姐,你帮我和娘说一声,闺女不孝,只能下辈子做牛做马来报答她的养育之恩了。”
“我不说,我就不说,有本事你自己和娘说去。”安心柔哭着拒绝,她嘴巴都说干了,眼前执着的三妹依旧不为所动,张家就这么好?
穷的就差要饭了也要留下来,死心眼的人太固执了。
“三妹,你回去吧,娘那里我会说。”虽然一脸遗憾,心里也是诸多不舍,但安书恒依然尊重眼前三妹的选择。
安心绵嫁给张来宝,便是张家的媳妇,只要不出大错,没有人愿意拆散他们小夫妻。
感情还那么好,谁也不愿意做这个坏人。
梅子林也一样,尊重别人的选择,才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虽然遗憾和惋惜,还有一点失落,梅子林穿来这么久,还没见到过便宜三闺女,听说在张家过得不咋地。
哎,子女都是债啊!
于是乎,梅子林只能拿了部分生活物资,让安大伯领着安书恒等几个年轻力壮的汉子,背着重重的物资跑一趟张家村。
而负责统计的安理正和安老爷子,看到名单后,表情不太乐观,安家村愿意走的人只占了一小半,一共才二十一家。
天意!
梅子林不强求,人各有志,人命有定,她努力了,也只能这样了。
都说破船还有三千钉,想要搬家,瓶瓶罐罐的东西太多了,一车子根本装不下。
梅子林一直强调轻装、轻装、轻装,可大家都舍不得,看什么都觉得是个宝,将来能派的上用场。
好在南宫雄派人送来路引时,顺带送了二十辆牛车,健壮的牛让留下来的村民看着直眼红。
酸话肯定少不了,可谁管得着,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呗。
除安家外,每人每家分到一辆牛车,把他们高兴坏了,像是迎接祖宗般的把牛车拉回去。
钱香米本想说自家还没有牛车呢,梅子林大手一挥给老宅送了十辆,几房具体怎么分,就不是她所考虑的问题了。
就在这时,安心诚的四妹安腊梅匆匆忙忙的赶回来,见了安老婆子瞬间放声大哭,“娘,你们这是要做啥呀,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这要去哪啊?外头哪有自家好呀!你们可别给人骗了。”
安腊梅一听消息立马赶过来。
她都是做奶奶的人,自然不能任性的跟着一块走,夫家人口众多公婆又健在,压根不是她一个妇人做主说的算。
“四闺啊,你来的正好,娘有些东西给你。”安老婆子一想到以后基本上见不到亲闺女,没忍住的直抹眼泪。
把人带进屋后,安老婆子打开木箱子,从底下掏出一个小布袋。
打开小布袋,把里面的一对银镯子和两个银戒指递过来,“四闺啊,家里人多,爹娘没本事,给不了你太多,这些就给你留着念想吧。”
“娘,你疯了吗?”安腊梅看着亲娘手里的东西,情绪悲伤极了,“娘,不走不行吗?安家村挺好的,你们为啥一定要走呢?”
“四闺你别说了,决定要走就不改了。”安老婆子这一辈子就这么一个闺女,恨不得多给她点东西,“将来要是有人找你,就说两家断了关系,早就不往来了,听懂了哈?”
“娘?外头说的可是真的?”安腊梅要晕倒了,她回家求证这件事,没想到居然是真的,“村里人真的得罪京城来的贵人啦?”
“嗯!”节骨眼上,安老婆子懒得隐瞒,让闺女一早做好准备,“哎,瞧这事给闹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