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点等到八点,林彤冷得耳朵、手通红,连脚都是冰冷的。这么拼的她,成为电影院第一位买票的,林彤买了最近一场电影票。九点半开始,十一点四十分结束。从售票员手上拿到电影票后,林彤飞奔回家里,兴冲冲大声林瑶喊道,“姐!我请你看电影去!”
“你几点出门的?看你脸通红,快拿热水袋暖暖手。”今天林瑶七点起床准备早饭的时候,就发现林彤不在家,现在看她这样子也不知道在外面待了多久。林瑶边说边快步走回房间拿出热水袋递给林彤。
“嘿嘿,五六点吧。”林彤笑着接过热水袋回答,“姐,我买的电影票是九点半开始的,等看完电影,我请你去吃便宜坊好不好?”
“好好好,你先吃点早饭垫垫肚子,你肚子都在咕噜咕噜叫了。”林瑶点头同意,无奈的指着林彤的肚子说。她猜到林彤可能很早出门,但没想到这么早。“锅里的稀饭还是热的,快洗手吃吧。”
“好!”林彤使劲点了点头,把电影票塞给林瑶,然后抱着热水袋高高兴兴蹦跶着往厨房走。
吃过早饭后,两人又聊了一会天。九点不到,林彤拖着林瑶赶往电影院,这时候电影院的人已经有很多了。有像林瑶她们这样的姐妹,也有一家人或者情侣来看,大多选择的电影是《她的奋斗史》。
进入电影院的以后,林彤看着满座的观众,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期待。虽然电影的剧情,林瑶林彤再熟悉不过,但电影开始后,随着银幕上故事的展开,两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上面。
剧情跌宕起伏,每件发生的事,最终都成为女主踏脚石。百姓们看得津津有味,散场的时候,众人都还在讨论剧情。
看着电影院观众们满意的表情,林彤越发高兴与激动,这部电影大获成功。林彤成为了一个小富婆,林瑶作为电影原型,她的名声更加显赫,很多女性视林瑶为偶像、为目标!
七九年九月,十一届四中全会中通过快加农村发展若干问题决定,随后国家又发出一系列通知和决定,鼓励、允许个体户富裕起来。
八零年八月十八的会议结束后,经济政策上开始了经济转型。由此拉开了城市改革,沿海开放、先富带后富、外资带内资的经济新格局出现了。
趁着这一年暑假的两个月时间,林瑶提前带着林彤、周原和周原的好兄弟宋睿来到沿海地区。
这里开放的港口城市跟内陆完全不一样,这里被注入了新的活力,街上到处都是忙碌的景象。工厂、商店、外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内陆小城市少有的汽车,在里面随处可见,而且人们脸上都洋溢着希望与热情。
下火车后来到这里后,林彤被这种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深深吸引。她兴奋的拉着林瑶的手,“姐,我们就是在这里开公司、办厂吗?”
“是从这里开始。”林瑶望着前方熙熙攘攘的人群说道。
第一百零八章
放暑假前,林瑶跟周原讨论过国家后续的发展,两人讨论的时候,一致认为个体户都出现了,那允许个人的企业单位肯定也不远了。
虽然林瑶知道今年肯定会实现经济改革,但具体时间真记不住了。她今年九月份就是大四学生了,要是能提前确认改革时间,林瑶可以在学校的时候就建立自己的出版社。
q大这么好的学校,林瑶所在文学系的学生,多合适在她出版社上班。起步就提高了水平,要是林瑶毕业了,哪还找这么多合适的员工?
所以几人合伙,凑了一笔钱,拿给周原去打探消息。林瑶林彤两姐妹出资百分之六十,但她们不做事,全权由周原出面。周原出资百分之四十,幸好毕业后他依靠工程团队挣了一点钱,要不然现在连起步的钱都掏不出来的话,只能给林瑶打工。而且周原还拉了一个好兄弟宋睿一起出钱干活。现在社会的生态就是这样,有些内幕需要在酒桌上聊出来。
周原两人也没有辜负林瑶的信任,他们很快就跟一个领导的孩子打成一片。然后他们四人在六月底提前得到消息,八月中旬会召开会议。决策能不能成不确定,但周原两兄弟愿意赌一下,提前去沿海地区。
至于林瑶,她知道八月这个消息后,立马决定放假就去沿海地区找好地盘,然后在暑假办好各种手续。林彤当然是紧跟姐姐林瑶的脚步,所以林瑶两姐妹刚放了假,四个人马上买票来到这里。
周原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心中涌出一股豪迈感,然后开口说道,“走,先去找个招待所把东西放好,然后我们再讨论下一步做什么。”
其他三人都没有异议,四人找到招待所把带的行李放好后。也没心思休息,直接聚在一起开始讨论下一个步骤。
四人的规划不一样,林瑶主要打算建立出版社,报社作为采集,编辑和出版报纸的企业,林瑶打算先把出版社捋顺,等它稳定下来后,再建立报社。
而林彤现在也已经不缺钱了,她就是想跟着姐姐一起前进,就算林瑶提前给她说明出版社可能不挣钱,她也想帮着林瑶一起建立出版社。
周原则是打算让他的团队正规化,这两年他只能小打小闹接接小活,像工厂、政府单位的工程,连碰都不敢碰。要是有了正规手续,周原自信自己可以接到更好的工程。
宋睿没有他们这么大目标,他现在就是想开一个十多个人的服装厂。宋睿作为知青,在乡下待了五年,所以他知道小地方的人很喜欢从大城市运过来的衣服、日用品等。同样的衣服,买的时候说是从b市、s城来的,价格就是比其他衣服高。
以前都是买布料自己做,现在他发现很多人也舍得买成品服装,所以宋睿认为服装厂是不错的起点。
四个人,虽然有三种想法,但现在他们要做的事是一样的,把办公地点给定下来。林瑶打算买两套商铺,然后打通作为出版社的办公室。
而周原只用租一个商铺就可以了,他工作的主要地方不在这里,只要有一个地址能让办手续就够了。宋睿跟他一样,打算租一个大院子。不是宋睿不想买厂房和商铺,而是他的经济实力不允许,只能从第一步慢慢做起。
得知宋睿的想法后,林瑶挑了挑眉,思考了一分钟,才看着宋睿开口说道,“宋睿同志,我对服装厂也挺有兴趣的。现在你缺钱,我有钱,需不需要我入股,然后我们直接把摊子拉大。要是等你从第一步开始慢慢赚钱,等你有钱的时候,服装行业这个蛋糕你能分的也只有一小块而已。”
听完林瑶的话,宋睿皱着眉头想了一下,然后缓缓开口问道,“你有钱,重新拉人起摊子做这一行,肯定比我合作挣得多,为什么要跟我一起?”
林瑶笑了一下,“现在能做的产业太多了,而我的精力有限,不可能每一行都全部捏在手上,总要把产业交给合适的人。”
“想让有能力的人给你认真干活,肯定要给足够的利润。目前服装行业,你有想法、有能力,所以跟你合作也是合适的。”
“当然,你不想我入股也可以。就像你说的一样,我只要找到合适的合伙人,一样可以拉起服装厂这个摊子。”
“不要说我剽窃你的想法,而是我本来就有创建服装厂、电子产品厂、食品厂的打算,只是不会自己亲自来跑流程。我只会投资合适的人,占点股份罢了。”林瑶脸上带着笑容,直白的说道。
林瑶买了五套四合院,也才花了五万。她剩下的钱不可能留着生崽吧,只能当天使投资人撒出去。林瑶不会把自己的生活全部放在工作上,所以她本人只打算专注于一个行业。林瑶建立出版社,只是想有一个文字渠道,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不用像之前那样,写出来的稿子,被奇葩的原因拒稿。
宋睿听后,他沉思片刻,然后抬起头,目光坚定的对林瑶说道,“林瑶同志,等会我们私下聊聊股份的分配。”
林瑶脸上的笑容更深了,她满意的点了点头,“好,现在继续讨论我们商铺的选址要求。”
这时林彤默默举手,小声请求道,“姐,你们建服装厂能加我一个吗?这是你们两的想法,所以我可以出钱出多点,股份占少点。”
“我没意见,看宋睿的想法。”林瑶表示无所谓,她想投资的产业太多了,带一个林彤也无所谓。
宋睿思考了一下,也表示同意,“林彤愿意投资,我当然欢迎。不过,投资多少和股份多少,等下我们一起讨论。”
“哎呀,我这个中间人算是被扔到一边了。”见他们谈好了,周原才插嘴开了个玩笑,“不行不行,你们必须请客吃饭。”
“行呀,今天我请、明天彤彤请、后天宋睿请客。我们请你吃了三顿,那你大后天请我们吃一顿可以吧?”林瑶也笑着开玩笑回答。
“三顿换一顿?可以可以。”周原哈哈大笑起来,知道是开玩笑,但周原也很配合的继续说道,“那我可赚大了,你们三个都得好好请我吃一顿大餐。”
四人之间的气氛轻松愉快,他们拿出地图又讨论了一会选址要求。选出五个合适的区域后,才停止讨论。然后周原一个人出去打饭回来,大家一起将就吃点。剩下三人继续在房间里讨论服装厂投资事宜。
“股份我至少要保留百分之五十一。”宋睿直接开口说道,他不想自己成一个老板变成打工人。
林瑶笑着点头,“当然可以,工厂你全权负责,做事干活的股份算你百分之十。剩下百分之九十的股份,我们按出资比例分配,可以给你百分之四十一,只要你能出这么多钱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