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沙江后世叫什么万历还真不知道。
他只知道,这条江自北向南纵贯整个缅甸宣慰司。
而且,大金沙江中游还有大片的平原,足可以开出将近两亿亩耕地来。
可以说,只要把这条大江两岸给开发起来,固原镇那就能在这里扎下根,看住这大明西洋的门户了。
这条江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他自然要好好考察一番。
他是带着数百艘水师舰船自南跑到北,去大金沙江北面的江头城查探了一番,紧接着又顺流而下,自北跑到南,直奔大金沙江入海口而来。
此时五万川军将士和这边征召的三十多万守备营将士那都在大金沙江入海口的东岸扎下大营了。
那十余里方圆的城墙地基甚至都已经露出雏形了。
辰时许,朝阳初升,大金沙江入海口,旗舰之上。
万历正举着望远镜扫视着岸上忙碌的将士们呢,小南王朱常治突然间就略带难受道:“娘,好热啊,这边怎么这么热啊?”
皇贵妃秦兰闻言,连忙将他放小朱常洵身旁的小椅子上,然后命人把屏风重新摆了摆,让外面风扇的风能吹进来。
这样就不热了。
小家伙甚至还拿起毛笔,装模作样的跟着小朱常洵练起字来,貌似惬意得很。
万历见状,却不由得微微皱了皱眉头。
现在才三月初啊,京城那边的冰雪才刚刚融化呢,那还有点冷,这边竟然就有点热了。
这有点热那就超过二十六度了,这会儿还只是辰时而已,到了午时,那肯定会超过三十度。
三月初就这么热,到了六七月份那还得了?
他原本还想把南王城建在这边,东南都司他就准备封给南王朱常治做藩国。
现在看来,怕是不行。
原本他还想把四个儿子分封到东南西北四面,帮大明镇守边疆。
不过,后面他们仔细斟酌了很久,还是觉得,这样不行。
这镇守边疆就不能由藩王来负责。
因为镇守边疆就需要兵力,最少上十万的兵力。
他还不能让其他儿子拥有这么多的兵力。
如果兵力多了,那就会有想法,就算自己的儿子都没想法,那也保不准他们的后人会没想法。
若是他们的后人有了想法,那大明的太平盛世很有可能就要毁于一旦。
所以,他改变主意了,他不再想着让这几个儿子来镇守边疆了。
这会儿他对这些儿子的要求也不高,他的要求就一个,管好自己的藩国,安安稳稳过日子就行。
现在看来,把这小子丢这边还不行。
这么热,那简直就是在这边受罪啊。
如果是冷,那还好说,装锅炉装暖气管道就行。
这热他还真没什么好办法,这会儿就没有空调啊!
现在能想的办法也就是用冰块降温。
问题,这里离产冰的地方距离上万里都不止。
而且,一旦进入南洋,那就是进入了高温带,飞梭船装的那点冰开不到这边就会化掉,哪怕用棉被裹住都没用。
这边肯定不能作为这小子的封地。
阿瓦城乃至江头城那都不行,因为他们这一路自北往南温度并没有升多少。
也就是说,阿瓦城和江头城到了夏天同样会热得让人受不了。
他之所以考虑这些,那倒不是过度宠溺自己的儿子。
关键他得记教训,洪武大帝和永乐大帝的教训就在眼前啊。
洪武大帝那就是想让自己的儿子镇守边疆,结果,燕王靖难,夺了太孙的皇位。
永乐大帝又走了个极端,直接把藩王当猪养,又是给封地又是给禄米,只要藩王老老实实待在自己的封地,什么都好说。
结果,这些藩王无所事事,疯狂造娃,疯狂兼并土地,穷奢极欲。
现在这些藩王那都成为大明的累赘了,而且,越到后面这个累赘就会越重,重到最后绝对会把大明给压垮。
这么搞明显不行。
他就没打算给自己的子孙后代发什么宗藩禄米,他给的是藩国税赋收入的分红。
封地他也没打算多给,每个儿子一百万亩地那就差不多了,而且,所有田地那都是要交田赋的。
这样一来,他的子孙后代想要越过越好,那就要想办法发展自己的藩国,藩国交的税赋越多,分得的红利那就越多。
当然,这一切都是有前提的。
前提就是,他得让分封出去的儿子都能安安稳稳过日子才行,日子过得不安稳,那肯定就会有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