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廷机着实有点懵。
万历竟然让他来教导太子处理政务!
这差事好像是个香饽饽。
太子一旦继位登基,那他这个帝师就是妥妥的内阁首辅啊,而且还是掌控朝堂大权的那种,因为太子都得听他的。
如果换成别有用心的文官,那心里怕是要乐开花了。
他却是愣了一愣,这才满脸凝重的拱手躬身道:“微臣遵旨。”
这其实是个千斤重担。
太子就是未来的皇帝啊。
这教导太子处理政务那就是教未来的皇帝如何治国。
说句不好听的,他如果没教好,大明就完了!
万历见状,不由暗自点了点头。
看样子李廷机着实一点都不贪婪权势。
这兼理詹事府,教导太子处理政务,那以后太子继位登基了就是妥妥掌控朝堂大权的内阁首辅。
如果换做贪婪权势的,怕不是要喜不自胜了。
这家伙却是满脸凝重。
也就是说,这家伙考虑的是这教导太子处理政务的责任有多重,而不是以后的权势有多大。
不错,不错,着实不错。
此人正是教导太子处理朝政的最佳人选。
他想了想,随即问道:“尔张,你觉得现在需要选取哪些官员来辅佐洵儿啊?”
这个得看您想让太子干什么啊。
李廷机闻言,小心道:“万岁爷,微臣斗胆问一句,您现在想让太子殿下代为处理那些政务啊?”
这小家伙暂时也做不得其他事。
万历很是干脆的指着桌上的奏折道:“朕就是让洵儿先学学怎么批阅这些重要的奏折。
朕的意思是让洵儿好好学学怎么按大明律例来处理重要事务,你曾查阅修订过所有大明律例,对这个你应该很熟吧?”
呃,您让我教太子批阅重要奏折?
这重要奏折那可都是关乎着重要官员的任免升迁和朝堂大事的决断。
如果出了问题,那就不得了了。
这种事还是不要让人来插手的好,人都是有私心的,而且有的人私心很重,若是出了事,我还得跟着担责。
李廷机细细想了想,随即小心道:“万岁爷,您如果只是想让太子殿下批阅重要奏折,微臣以为,暂时还不需要选拔其他官员来辅佐太子殿下。”
那行,先就你一个人来教吧。
万历闻言,直接拿起沈鲤刚送来的那叠重要奏折,摆小朱常洵面前,随即郑重道:“洵儿,你跟尔张好好学,长庚,你也过来,好好学一学。”
宋应星闻言,连忙起身站到小朱常洵身边。
万历则抬手示意李廷机坐下来,随即郑重道:“洵儿,你先好好看看奏折,再请教尔张如何处理。”
小朱常洵闻言,连忙翻开奏折细看起来。
他看了好一阵,这才挑出一份擢升正四品大理寺少卿的奏折问道:“李大人,你觉得这个该怎么处理?”
你别这么叫我啊。
李廷机小心道:“太子殿下,微臣斗胆,可不敢叫属官大人,亲近者可叫字号,疏远者直呼其名即可。”
哦,我是太子了,你们都没我大。
小朱常洵想了想,随即学着万历的口吻道:“尔张,你看这个怎么处理?”
李廷机闻言,这才接过奏折细看起来。
这就是擢升一个正四品的大理寺少卿而已,看似很简单,只要批个准奏或者不准就行了。
其实,这个并没有这么简单。
李廷机细细想了想,随即小心道:“太子殿下,这官员升迁按律是要查其履历,看其政绩的。
这个吏部应该会去仔细查看,不过,为了防止有人结党营私,培植亲信,您还是要好好审视一番。
如果您对升迁的官员一无所知,那就需得查其履历,看其政绩,并招亲信官员好好了解一下其官声乃至为人。”
啊?
这么麻烦的吗?
我还以为我挑了个最简单的呢。
小朱常洵闻言,颇有些无奈道:“尔张,我对此人的确一无所知,这个人的名字我都没听说过,怎么办?”
你这让我怎么教?
李廷机又细细想了想,这才小心道:“太子殿下,按理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
这朝堂官员的仕途都是从科举开始的,而五品以上的官员,那几乎全是进士出身。
微臣斗胆,太子殿下,您以后得多关注一下殿试乃至会试,新科进士您不说耳熟能详,那最少得对他们的名字有点印象。
这样一来,以后一旦这些官员获得升迁,您对他们的印象就会越来越深,没有获得升迁的,您对他们印象不深也没多大关系。
如此这般,过个十多二十年,您就对朝堂之上的重要官员耳熟能详了。”
呃,还要记新科进士的名字啊。
小朱常洵细细想了想,还是有些无奈道:“我以前就没记过新科进士的名字,这个只能以后再记了,现在这个怎么办呢?”
万岁爷说要按大明律例办。
李廷机想了想,随即小心道:“殿下,您可以命吏部把此人的履历和记录在案的功绩呈上来看看,然后再找人问问。”
那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