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我这就去帮嫂嫂报官。”
“不能报官!”
小袁氏脱口而出,话音落,见徐家三姐妹都看着自己。心知自己表现的太明显了,忙尴尬笑笑,道:“东西虽贵重,贼人虽无耻,可,大善至诚。或许有人会因为那金鸡纳挽回一命,我就当,日行一善了。”
“嫂嫂你可真是个好人!”
徐妙容有些感动,“都说善有善报,嫂嫂如此善良,老天爷一定会给嫂嫂回报。嫂嫂就拭目以待吧。”
小袁氏的心头忽然涌现出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诡异。可一想到那“万金”,她又觉得,一定是她想多了。
那偷东西的人既然在土里放了宝钞,便说明,云华堂的前例,他是知道的。他既然效仿着崔娘子夫妇的做法,想必那金子已经在路上了。
想到金子,她眉眼间都有些得意,“借弟妹吉言。若真如此,我一定及时说与弟妹知道。”
“那我就坐等嫂嫂的好消息了。”
徐妙容假装没听懂她话里“及时”二字,笑着回了一句。
第49章 大佬们已经出世又去世了
平山堂小厨房。
一阵浓郁的香味从里头传来, 徐妙容站在院子里,有些奇怪。今天府上好像没有炖汤,她也没交代谁炖汤。
“是王爷叫有池送的鸭子, 又交代奴婢们炖一盏鸭子汤的。”
月栀回了一句。
徐妙容这才想起来,进宫前她同朱楹说了,让他帮忙看看火, 她回来要喝鸭子汤。
“可那是……”
算了。
白给的鸭子,炖了就炖了。在宫里被人秀了一脸恩爱, 又被人委以“重任”, 之后又和小袁氏虚与委蛇了一番,这会她的确口干舌燥。
只是,“你们打一碗, 送去给王爷。”
分享是一种美德, 他送一只鸭子, 她便还一碗汤。
又想到,朱橚还在九成斋那头蹭住着,便又交代了一句:“给周王也送一碗。”
月栀已经习惯了尊老爱幼, 依言将两碗汤分别送到了朱楹和朱橚手上。再折返时, 身后多了一个人。
“王妃, 小的是来拿书的。”
有池第一句话就说明了来意。
怕徐妙容不清楚不明白,他还多说了一句:“王爷知道宫里送了书来, 想问王妃借几本。”
“借书?”
徐妙容有些惊讶, 她还没来得及践行那个不道德的想法呢,朱楹这就, 主动找上了门?
他这么上道?
拿不准他是不是真的单纯只想来借书, 她决定试探一回,便问了一句:“王爷想借几本?”
“五十本。”
“多少?”
徐妙容怀疑自己的听力了。
朱棣一共给了她九十九本书, 朱楹张口,就要问她借走五十本?所以他果然是想干点什么的吧。
“王爷看得完吗?”
“看得完。”
有池心说,看不完也得看得完,不仅看得完,还会……
想到来时王爷的叮嘱,有池真想仰天长叹一声:“王爷,你可真是个好人呀。”
“看的完,那就,借给你们吧。”
徐妙容瞬间有了决断。
虽然朱棣那人可恶,说好的几十本其实是九十九本,可闭门思过时间是一个月。一个月,她一天看两本,也看不完九十九本。
原本她就想把这看书的任务外包,现在免费的劳动力送上门了。免费的,不用白不用。只是……
光借书,不成,朱棣还留了话,让她写读书摘要呢。
便客气笑了笑,暗示:“我听说,王爷最近在读《韩昌黎文集》?”
有池点头。
她心中一喜,又道:“韩愈的文章,的确别出心裁。所谓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1],看完书,要总结,要思考,才算是真的把书看透了。韩愈言行如一,字字句句,发自肺腑。他的文章,我很喜欢。”
有池轻声称是,别的一句都不说。
徐妙容看了他一眼,而后,摆摆手,示意他去拿书。
有池不爱看书,看到密密麻麻的字就头疼,他也不挑,按顺序数了五十本,就叫人搬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