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岁月,弹指一挥。你夺了天下,我又拿了天下。三分,不分。最后汉室没有复兴,江东基业付之流水,皇图霸业转瞬即空。
英雄们消失在岁月的长河里,一切不过是一场镜花水月的梦。空空空,罢罢罢,唯有史书记得,他们曾来过。
“唯有史书记得,他们曾来过。”
默念着最后这句话,徐妙容干脆伸手将余下的纸张全部翻转了过来,结果旁的纸上,并没有字。
心知约莫是朱椿误把写了读后感的纸夹在手稿里送了过来,她默然。琢磨着改日还手稿时,一并送还,便嘱咐人,将所有纸张全部收了起来。
只是,被这么一打岔,她还当真逐个想了想《三国演义》里头,主要人物的下场。
刘备,不用说,学过《出师表》的都知道。
关羽,败走麦城,被孙权部下所害。
张飞,因为对士兵不好,被下属暗害了。
诸葛亮,北伐大业未成,病死五丈原。
曹操……
孙权……
赵云……
姜维……
……
每个人的生平在脑子里走马观花过了一遍,她叹了一口气,忽然觉得,朱椿那篇读后感,写得挺好的。
“滚滚长江东逝水。”
没忍住叹了一句。
“王妃?”
月栀捧着小丫鬟才递进来的鲜竹沥,有些懵。她好像听到王妃刚才念了一句什么逝水来着。这句话,好像听起来,有些叫人伤神。
“没什么,帮我拿张纸来吧。”
徐妙容收了感叹,待纸拿来,她站在桌前,胡乱写了几个字。
晌午时,朱瞻基来了一趟。
徐妙容对这位大明“好圣孙”颇有些好感。此时的朱瞻基,还是一个五岁的小豆丁。可皇家人早熟,小豆丁鬼精鬼精的。
先前在徐妙云跟前,她跟豆丁打过好几次照面,彼此也算相熟。
见小家伙来,她忙让人拿鲜花饼来。
朱瞻基看着鲜花饼,疑惑道:“四姨奶奶,你去云南府了?”
按照惯常叫法,从朱棣这边论,他其实应该叫徐妙容二十二奶奶,可他不喜欢,他就要从徐妙云这边论,叫徐妙容四姨奶奶。
鲜花饼是云南的,他知道。
“我在闭门思过。”
徐妙容没好气地看了他一眼。
心中吐槽,好小子,说什么胡话呢。她倒是想去云南府,可拜朱老四所赐,她现在在闭门思过呢。
“哦。”
朱瞻基应了一声,“那这鲜花饼,该不会是五爷爷给的吧?”
“咳咳。”
徐妙容莫名心虚。
鲜花饼,自然是朱橚给的。可朱橚,还在梅殷府上尽职尽责地扮演缠人精的角色呢。他“病”得不轻,可他还给自己送了鲜花饼,传出去,梅殷要暴走。
不过,她怎么觉得,朱瞻基一点也不诧异,像是早知道的样子?
懂了。
这小子果然故意诈她呢。
“你来干什么?”
越发没好气地问了一句。
朱瞻基指着身后宫女们手上的书,笑得好天真无邪,“我来给四姨奶奶送书。爷爷说,四姨奶奶聪明,前头那些书,肯定已经看完了,所以就让我送些新的来。”
“你还是人吗?”
徐妙容瞬间想把他手里的鲜花饼抢回来。
“翰林院这么缺人吗?”
她反问朱瞻基。
朱瞻基点头,“缺。”
咬一口鲜花饼,朱瞻基笑得更开心了,“四姨奶奶许是不知道,爷爷打算编一套史无前例的书。这几天,爷爷为了书的名字头疼呢。”
“有什么好头疼的,这么多书,书又叫典籍,就叫永乐多典好了。”
永乐,你多点人性吧。
“也不是不可以。”
朱瞻基想了想,没表示反对。
“我胡说的。”
徐妙容忙撇清干系。
朱瞻基却又问:“四姨奶奶,他们都参你,你害怕吗?”
哪壶不开提哪壶。
徐妙容想跳脚,“什么叫他们,哪有那么多人参我。”
不就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共十三个吗?
“一共有十四个人参你呢,等你出去了,该怎么办?万一他们都学姑爷爷,挡着你的路。”
“十四个?哪来十四个?”
徐妙容对参她的人记得门清,数来数去,就那十三个,朱瞻基怎么又给她加了一个?
“还有二叔呢,二叔也想对爷爷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