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沉默了。
像是有人在凭空打耳光,所有人都觉得,自己的脸火辣辣的。他们可太不是个人了,安王妃,她为了挫败倭寇的阴谋,忍辱负重。她为了守护象山的百姓,挺身而出。
可他们,却沉溺于桃色之事中,造谣,传谣,他们的心,实在太脏了!
“明明是知县夫人的义女和安王妃一起到的象山,哪个不要脸的造谣安王妃被倭寇掳走了?”
“就是,安王妃将计就计,是为了大义,为了苍生。”
“安王妃心里装着百姓,她是个好人,是个,大大的好人!”
“我要为安王妃澄清!以后谁再说安王妃不好,我撕烂他的嘴!”
……
人群瞬间对徐妙容充满了倾佩,徐妙容站在里头,实在有些……惊讶。
快,太快了,大家的口风变得太快了。
她还没开始替自己澄清呢,这谣言,就已经被澄清了?这约莫是她见过,最快被澄清的谣言了吧。
不知道所谓的象山百姓的歌颂信是什么回事,她忙抬脚,往门口去。
外头的人显然没料到,她就在里头。百姓们面上有些尴尬,有那胆小的,还往后缩了两步。杨荣与她对视一眼,她正要说话,杨荣却道:“安王妃,稍等。”
而后脚一抬,竟朝着街角某处去了。
第103章 她才是应天一霸!
街角竟然还停着一辆马车。
那马车颇为低调, 打眼一瞧,并不会让人注意。刘氏嘀咕道:“这马车,怎么一直停在那里?”
又嘀咕:“老爷怎么朝那马车去了?”
“哎哎哎, 老爷的架势,怎么像是要打人?”
刘氏有些着急,徐妙容也有些狐疑, 好端端的,怎么停了一辆马车?杨荣, 又为什么气呼呼地朝着那马车而去?
同刘氏对视了一眼, 二人默契地抬了脚,也往那马车去了。
“原来是丘家的马车啊。”
杨荣已经认出了马车是谁家的,他好像有透视眼一眼, 还一眼就看出了里头坐的是谁。
“想必里头坐的, 是丘松丘勋卫吧?”
丘松?
丘福的好大儿?
徐妙容眉心一挑。马上明白过来了。怪不得谣言能传得这么快呢, 原来丘家人亲自上场了。丘家人,可是朱高煦强大的后援团。
而陈家,是丘家的马前卒。
在兰溪发生的事, 丘家比谁都清楚。陈家通倭之事, 证据确凿, 前儿朱棣盛怒之下,命人将陈家满门抄斩。现在丘家来这么一出, 怕是在故意报复她呢。
目光锐利地盯着马车帘子, 她在心中琢磨,该以什么姿势把人从马车上拽出来。
一旁杨荣却等不及了, 哐哐哐扣了……其实是重重拍打了马车三下, 怒道:“丘松,你听得见吗?”
徐妙容心道:聋子才听不见。
大概丘松真想装聋子, 他没敢出声。
杨荣也不在乎,满脸气愤地盯着那马车,他高声道:“丘松,你装聋作哑,你不觉得羞耻吗?你食君之禄,却不肯为君分忧,你枉为人臣!”
里头丘松撇嘴。
他没觉得羞耻,他也不明白,什么叫不肯为君分忧?污了安王妃名声,关朝堂和社稷什么事?杨荣,真是多管闲事,强词夺理!
不想暴露自己,他打算继续装死。
杨荣却不肯就此作罢,他又冷笑两声,怒骂:“安王妃为了护我象山百姓,守我大明疆土,呕心沥血,韬光养晦。你一三尺男儿,闻说污言秽语,不说站出来阻止,却躲在角落里,帘窥壁听。你鬼鬼祟祟,自私冷漠,麻木不仁。若有朝一日,我大明和倭寇打起来,说不得你还卖国求荣呢!”
“杨荣,你不要太过分!”
丘松终于听不下去了,一扯帘子,将脑袋拱了出来。
“我难道说错了吗?”
杨荣并不怕他。
明明一个是武将,一个是文官,可此时,杨荣身上却似有万钧之力。想到那象山传来的安王妃的语录,他就万分感慨。
大明人,不屑与林映真那样首鼠两端的人为伍,而他,也不屑与丘松这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小人为伍。
“丘松,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1],你这个人,实在太无德了!”
丘松冷笑,“杨荣你喝的墨水多,你就了不起是吧?”
“他是了不起。”
徐妙容觉得,热闹看够了,她该说话了,便出言回了丘松一句。丘松面色有一瞬的不自然,嘴上却依然振振有词:“怎么,有谁规定马车不能停在这里吗?我累了,在马车里睡一会,不行吗?”
“行,没人说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