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各大汉末枭雄官职出炉,天子诏令李昭速速离开洛阳?
张让对李药说话的语气全然没有了往日嚣张跋扈,咄咄逼人,只求李药能够倾尽全力去救治刘宏。
但是大殿内文武公卿并不感觉多么意外,宦官能够如此有权势,那都是刘宏给的,有刘宏当靠山,但若是刘宏死了,那么,人人喊打的宦官们的地位怕是便有悬念了。
因此,刘宏若死,张让、赵忠等十常侍绝对是最先慌乱的。
当然,一众文武公卿,乃至刘备、丁原、董卓等将领还是对李药获得获封太医令,甚至还被封赐济民侯爵位,食邑达到了惊人的八千户,感觉到浓浓的羡慕,因为这可是一步登天了啊。
只是,下一刻,李药的反应,让大殿内所有人无不感觉意外。
李药面色肃然,对刘宏深深一揖,声音清朗,道:
“陛下厚爱,只是草民万不敢当。草民虽得一些医术,本应该救治病人,认真研究医术,而非贪图虚荣。此次为陛下诊治,实乃医者本分,并不是为了求取陛下多少爵位、食邑乃至金银封赐。”
说着,李药抬眸直视龙榻上的刘宏,目光澄澈,道:“太医令之职,需统筹太医院上下,掌一国医政,草民年仅十五,实难担此重任。且草民志在收集疑难病症,精进医术,济民侯爵位草民更是不敢担任,万千赏赐,于草民而言更是重担。草民愿以布衣之身,随时为陛下及天下百姓效力,但求能潜心钻研医术,救更多性命,而非沉溺于荣华富贵。”
殿内众人听着李药的话皆是哗然,惊异,不可置信看向李药,李药竟然拒绝那食邑八千户的侯爵还有大量金银封赐了?
就连李昭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他并没有提前交代李药拒绝刘宏封赐,相反刚刚李药把刘宏救回来,还被一番封赐,那丰厚程度李昭都是一惊,心跳都有些加快。
毕竟,在这乱世将至的关头,李药若能得此高位厚赏,对李氏家族的势力扩张无疑是有不小的助力。
然而此刻,李药拒绝,虽让李昭感觉意外。不过,李昭微微思虑,便感觉李药拒绝也可能并不是一件坏事。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如今李氏已经有了三个在朝的大将了,他李昭,李辰以及李猛,他李昭封侯拜将自是不必多说,李猛也是这次拿下了贼首之一张宝,也是立下大功,再加上之前功劳积功封侯也够了。再加上有消息传出,李氏将得两门州牧。
可以说,如今李氏绝对算是大汉最显赫的世家之一了。
李药再获得如此丰厚赏赐,于李氏而言,确实高调了一点。
并且,比较关键的一点,那就是李药可能救不好刘宏!!
如此,若是李药再得天子丰厚赏赐,这就拿的有点烫手了,若是后面刘宏身死,怕是李药将有大麻烦,乃至会成为朝臣攻击的目标。
因此,李药拒绝刘宏封赐,李昭倒是也并不感觉是件坏事。
大殿内,李药拒绝封赐让众臣哗然。
刘宏靠在龙榻上,眼中满是不解与惊疑,看着李药,虚弱道:
“李卿,咳咳……刚刚若不是你,刚刚朕怕是挺不过去了。咳咳…如此封赐也是朕一片心意,你该收下!”
李药闻言,再度行礼,言辞恳切道:
“陛下之心,草民明白,只是草民所学浅薄,不过以针石之术暂续陛下生机,并未有根治之功。无功受禄,草民愧不敢当。”
“草民所求,唯愿能遍览天下医典,钻研疑难杂症。陛下龙体康健,便是对草民最大的褒奖。”
刘宏怔愣片刻,眼中既是感动又是感慨道:“咳咳…李卿难道不知,朕赐下的爵位财宝,足以让你一生无忧?”
李药拱手道:“若贪图荣华而弃医道,于药而言与行尸走肉无异。如今陛下身体危重,草民虽拒绝陛下封太医令好意,但也愿留居太医院,每日为陛下调理病情,另外若是陛下实在想对药封赐,恳请陛下将金银财帛化为寻医访典之资。”
“天下尚有无数珍本医书散落民间,亦有万千疑难杂症亟待研习、破解,这才是草民真正想要的‘赏赐’,草民也希望能从这些医书中为陛下寻找治疗之法!”
殿内骤然寂静,唯有蜡烛滴落在青砖上的细微声响。
刘宏、张让、赵忠、杨赐等众人皆是被李药的话音所震撼,宁不要万千赏赐,而想寻求古方医书,从疑难杂症中,为刘宏寻求治疗之法。
李昭不语,脸上却露出了笑容,看着李药表现颇为满意,心中暗自思忖,李药这番说辞,当真竖立了一个无私的医者仁心形象。
李药把病危的刘宏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并不求封赐,还愿意研究疑难杂症为刘宏治病,若是消息传开后,对于李氏的声望而言,这是一种很强的正向增幅。
“好,好,能有你为朕治病,是朕的福分!”
“便依你所言,张让,命各州郡搜罗医书典籍,尽数送往太医院,日后李卿若有需要,全力配合!”
刘宏虚弱下达着命令,声音中满是激动与欣慰。
刘宏重赏李药,那也是因为刚刚他差点死了,是李药把他给救了回来,这是救命之恩,而且,李药医术精湛,后面他还指望李药活命,因此再怎么封赐都不为过。
李药拒绝,刘宏很惊慌,他怕李药不用尽全力,但是,李药如此表现,让刘宏心中担忧尽皆散去,只有欣慰。
“诺!老奴这便吩咐下去!”一旁张让忙说道。
这时候,李昭主动上前,对刘宏拱手道:
“陛下身体病重,当以保重龙体为重。末将这堂弟便让其留在陛下身侧为陛下治疗,末将带领众将退下!”
听到李昭的话,一旁的皇甫嵩、朱儁、卢植、董卓等将领纷纷反应过来了。今天是要给他们摆庆功宴,但是,如今刘宏病重,自然不能庆祝了,甚至,他们多在这里停留一刻,多耽误刘宏一刻,便是不应该。
“陛下保重龙体,我等告辞!”
……
一道道呼声响彻,一众将领皆对刘宏请辞道。
“武睿侯安抚好将领!”刘宏欣慰看了一眼李昭,虚弱道,并没有留众人了,现在刘宏感觉很是难受,保命要紧,哪里顾忌其他。
“陛下保重龙体,我等告辞!”
一众文武公卿纷纷对刘宏拱手,也纷纷退出去。
出宫路上,李昭身边有太尉杨赐、何进、王允等官员一同而行,杨赐唏嘘感慨对李昭道:
“武睿侯,还真是多亏了令弟啊,若非令弟,今天陛下怕是凶多吉少了。”
“太尉言重了,药弟医术还是有些浅薄,不能立即根治陛下,不过,陛下身体不佳,于大汉却是一件坏事啊!”李昭摇头说道。
太尉杨赐闻言,点头叹息道:
“是啊,如今陛下病重,但是太子还未选定,却是不好,接下来,还需要武睿侯随我等一起,劝谏陛下立下太子啊!”
杨赐的话,让李昭眼皮顿时一跳,目光看向对方,又不由看向一旁大将军何进。
果真何进一听杨赐说立太子的事情,顿时来了精神,忙对杨赐拱手道:
“太尉,陛下身体不好,是该立下太子了,大皇子还需要太尉在陛下面前多提点啊。”
何进说的有些激动。
其实在最近几个月,何进感觉到了刘宏身体越来越不好,便想到了让刘宏立下太子,立继承人,把七岁的外甥刘辩推上去。只是,他也不好开口啊,现在刘宏病重,杨赐都说接下来要提出立太子了,显然时机是到了。
杨赐听着何进如此直白、激动的话,顿时无语,就连一旁的李昭都是无语,忍不住看向一旁的文武百官,果真与他们相距不远的文武官员似乎听到了何进的话,皆齐齐对这边侧目。
杨赐深吸一口气,对何进拱手,面色严肃道:
“大将军,大皇子确实是太子人选的最有资格者,不过,此事还需要朝臣的共同推荐!”
何进闻言大喜,忙点头,激动道:
“此事,本大将军定然全力推动!”
一旁李昭闻言,看着激动的何进忍不住摇头了,这何进太没有城府了,刘宏这刚病重,便如此招摇表现,会让刘宏如何想?迫不及待想刘宏死不成?
就算是急切立大皇子为太子,也不要亲自上阵啊,应该暗中寻找大臣支持,由大臣提出来,何进亲自上,那就是大忌了。
另外,皇子可不止刘辩一人,同时,还有二皇子刘协,当然,尽管刘协年岁很小,但是也算是皇子之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