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州,太守府邸。
看着由沂州发来的情报,刘彻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折子上书霍去病单决王仙芝,将其斩于沂州城下,沂州围解。
“霍去病这小子还真敢赌。“刘彻自言自语道。对于这个得力干将的实力他是很清楚的,有着一身的修为,性格勇猛果断,即使在战场之中亦敢直取敌首,所以年纪轻轻便已然是汉军中的标志性人物。
这次沂州城下的单挑,虽有鲁莽之嫌,但却以霍去病的一人之力挽回了沂州城将要变成尸山血海的局面。若是正常的情况下,不管沂州城破还是不破,都将要有一大批人要因此而死去。如今的情况可谓已经是所有人能想到的局面里头最不可能出现的也是最好的局面。
至于折子上霍去病因盲目自信致损兵六百的请罪则被刘彻自动忽略。当功劳足够大的时候,这种小细节自然不重要了。
“报,大将军,尚君长与蔡温球一行人已到汴州,该如何处置?“一侍卫来报。明显的,这个侍卫已经知道了王仙芝被霍去病斩首,沂州解围的事,对于此时才到来的降将留与不留全看刘彻的意思了。
刘彻手持着折子,笑着道“现在才到,还有什么意义呢,想必他们也想不到王仙芝已经死了,先将他们迎进府邸,好生招待吧。“
侍卫不知道为何还要招待两个已经没有什么用的弃子,但还是接过了命令,应了一声便退去了。
待这名侍卫下去后,又有一名侍卫进来,在刘彻身旁耳语了几句,刘彻道了一句“传。“
片刻后,一名风尘仆仆的宦官便来到了刘彻的房里,将嬴政亲笔写的密旨交给了刘彻后又恭敬的退去。两人没有过多的交谈,既然是密旨自然不可能让太多人知晓,所以刘彻也没打算问这名宦官皇上是否交代了别的细节。
不过就在宦官快要走到门口外的时候,才突然想起似乎皇上有所交代。又赶忙回到房里,见到刘彻便立马下跪,自责道“小的该死。。忘了皇上还交代此密旨要在王仙芝死后大将军再亲启。“
看着下跪宦官慌慌张张的样子,刘彻还以为是什么大事,于是笑道“下去吧,免你无罪。“此时王仙芝已经死了,有没有这句交代已经没有多大的意义。
这名宦官听到无罪才唯唯诺诺的退去,出了门外才暗道一声好险,也不知道密旨里有些什么,要是王仙芝没死,刘大将军当场就打开密旨的话,万一贻误了什么自己便是死罪了呀。
宦官走后,刘彻干脆就直接打开了黄绢圣旨看了起来,只是却眉头细皱。
里面的内容其实很简单,这是一道封侯令,然而能得到这一殊荣的不是坐镇汴州指挥身为讨贼使的他,也不是前线大将,平乱功臣霍去病,甚至都不是汉军中人。
——————————————————————————
王仙芝已死的消息,几乎是到达的汴州的同时,也传入了地京中。京中自是一片欢腾,早朝的时候也少不了山呼万岁,前线打了胜仗平了反贼嬴政也是赏赐良多,只是刘彻等将士仍要进行收尾,只有等到班师回朝才会进行正式的封赏。
新政颇为顺利,朝廷打了胜仗,很多事情都已经开始走上了正轨,所以早朝的议事自然也不会太多,众人便无事退朝了,但两位丞相却留了下来。议事太少的原因其实最主要是目前秦朝初立,制度尚未健全,有太多的官位官职待补,无事可议同时也是无人可议啊。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不愿意当官,摆在嬴政面前的问题是如何设置正确的机构然后将正确的人放在正确的位置上。
是以此时的御书房里,左丞相范蠡,右丞相李斯加上皇帝嬴政三人便在设计着大秦的官制机构。经过三人一天的商议,大致的构成已经定了下来。
总的来说肯定是以皇帝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度,这一点范蠡李斯是不敢也不可能有任何想法的。皇帝以下,权利最大的便是丞相,其下又设门下中书尚书三省以及御史台,军方则有枢密院。门下中书尚书并于一处位于宫城内政事堂办公,司职掌管机要、发布政令和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等,总之这一处乃是中枢机构,国家的大脑,重中之重。而御史台则为监察机构,司职督查百官。枢密院负责掌管全国军政要务。
门下省的长官为侍中,中书高官官为中书令,御史台长官为御史中丞。尚书省暂不设长官,因为其下还设有六部,分别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长官其名为尚书,每部还置有两位侍郎四司在旁协助处理本部事务。此外还有九寺,因后来有些与六部职责重复而并入六部,在此不再详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