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许氏郁闷的很。罢了,反正他们家茶花也不是嫁不出去,大把人等着娶茶花呢,这门亲事就此作罢。
茶花吃完饭再次见到阿娘,看到她脸色都变了,她就知道阿娘怕是已经放下这桩亲事了,她也就放心了。
果然,晚上的时候许氏和付老太睡觉就把这桩亲事不动声色的推掉了。付老太追问原因,许氏随便找了个借口敷衍了过去。
付老太生辰一过,茶花一家第二天清晨就坐着马车回去了。付子韫又亲自把他们送到门口,他原本想追问一下茶花的,但碍着人多,他最终什么也没说,只能眼睁睁看着马车渐行渐远的背影。
时光匆匆,转眼又过了两个月,付子韫又来了许家村,他鼓起勇气当面问了茶花,但茶花只说了不合适,就没有下文了。
本身就不合适,茶花也不想伤害他,毕竟他是她的二表哥,以后还低头不见抬头见的。
这事儿告一段落之后,茶花的日子就过的平静了,阿爹阿娘有时给她相看亲事,她找各种理由推拒。每天没事就抄书,然后盼望着将军回来。
如今她抄的书已经在三味书舍火了,她现在抄一套下来,差的时候都能卖十五两银子一套,好的时候能卖三十两一套。这么久下来,茶花已经存了将近一百两银子。且将军每个月零零散散也会给她七八两银子,好几个月下来,光是将军都存有二十多两银子了。他们两人的积蓄在村子里都能比肩富户了。
转眼就过年了,茶花翻过年就十八了,许子涛和许氏急的上火,反倒是茶花一点也不着急。每次阿爹阿娘数落她,她就拿堂姐许兰花当挡箭牌。至今为止,堂姐许兰花也和她一样,一个相看的人家都看不上,挑剔的很。
别人以为许兰花挑剔,茶花却是知道许兰花在想什么的。她心里还想着袁明,期望着袁明有一天能让她进门。可茶花知道,这注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茶花也懒得说她什么,之前她已经不止一次叮嘱过她了,显然她也没听进去,茶花不是圣母,还厚着脸皮去关心她。
过年的时候,将军终于从嵩山书院回来了,这次放了十多天的假,茶花高兴的不得了。
郑庭也开心,能多看看娇小姐了。
不过郑庭自律的很,哪怕是回家了,他每天基本上都窝在屋子里熬夜苦读。在嵩山书院一年,郑庭的学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从平平无奇的学生一路蹭蹭蹭的爬到了第一名,简直就是嵩山书院的奇迹。
要知道嵩山书院这样的学府,本身里面就人才济济,郑庭一个小地方去的童生,刚进去就像是一滴水进了大海一般,连一丝动静都没有。但他硬是凭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问鼎第一,甚至还引起了书院院长的注意。
书院院长见他日日用功,休息时也不曾松懈,俨然就是嵩山书院最呆的书呆子。
一个人只要勤奋用功,势必会得贵人相助,这就是所谓的天道酬勤,郑庭就是这样的人,院长看中他以后,就经常提点他,甚至还把他私库里的孤本随便郑庭借阅。
嵩山书院院长其实和许子涛是一样的,都有爱材之心,郑庭的付出算是得到了回报。
他的进步也是极大的,很多人都在传郑庭成了院长的关门弟子,一个个羡慕的不得了。其实郑庭被羡慕很正常,要知道嵩山书院的院长可是帝师,年轻时是教皇家子弟的大儒,之后告老还乡才进了这嵩山书院当了院长。
他老人家到现在还深受皇上的尊重,只要是他看中的人,已经前途无量了,就更不用说成关门弟子了。若是有他的一封举荐信,怕是不用科举,都能直接入朝为官。
茶花本想趁着将军放假这段时间好好腻着他的,可看他那么努力用功,茶花最后想想还是算了。
她干脆让郑庭去镇上扯了几块布,她趁着空闲的时间给他缝制几条裤衩。都已经两年多了,也该给他做几条新裤衩了。
郑庭也不矫情,茶花一声令下,他第二天就跑去镇上了,如今他手里有银子,又帮家里买了不少东西,大包小包拧回来,村民们看着都眼红的很,一个个说许子涛好人有好报,这就跟多了个儿子似的。
再也没有人说是郑庭命好,占许家的便宜了。无形之间,郑庭已经用行动来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茶花除了帮郑庭缝制裤衩,又跟着许氏学习制作衣服,她都十八岁了,如今对针线活还生涩的很,主要她还是想给将军做一身新衣服。
这晚,茶花又忙到深夜,看到后院郑庭的屋子还亮着灯,她偷偷摸摸去后院找人了。
郑庭没想到茶花这么晚还过来,原以为她都睡着了。这几天他虽然回来了,但茶花看他用功的很,也很少过来。
茶花一进门就看到将军面色潮红,脸上还冒着汗珠,一脸莫名:“相公,这大冬天的你怎么还流汗啊?”主要是还气喘吁吁的?
郑庭:“........”这种事情让他怎么解释?
“没什么,可能是屋子里炭火烧的太旺了。”
茶花狐疑的看着他,显然不是很相信他说的话。
“你都睡了,怎么还亮着灯?”茶花见将军都穿着亵衣亵裤了,且衣服皱皱巴巴的,很明显是从床上起来开门的。
“哦,刚躺下就听到你敲门了。”郑庭干巴巴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