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亡路上,方吟被一个黑衣人救走,醒来时出现在另一个完全陌生的基地。
那个基地载满奇花异草,制作棉花糖、鸡蛋仔、冰淇淋的机器林立,甚至有超大型图书馆。
方吟私以为,没有遭受末日浩劫的星球原本就该是这样的。
黑衣人救了他,却是挟恩图报,非要方吟报恩,方吟直觉上了贼船。
报答的方式就是当黑衣人的第七个学生,在这没有什么人气的基地中日复一日地上课。
据说,黑衣人是附近有名的哲学家。说是哲学家,其实他哲学储备不怎么样,反倒在文化、历史、物化方面颇有成就。
方吟上课习惯性走神,黑衣人毫不留情地让他抄书,方吟抄到手酸眼花,才总算抄完。
跟着这样一位老师学习太难了,但好在方吟还有三个师兄弟,几人一块儿上学倒也不算寂寞。
波澜壮阔的生活突然平静了下来,方吟正琢磨着怎么给父母报个平安,有天课堂外边突然响起爆破声。
他的大师兄家里人不满,直接开着战机往这边投炸弹。反正弱肉强食,丛林法则,这么一个听都没听说过的小破基地挨不了几下。
结果小破基地防御设施挺全,防护罩亮起,轰隆轰隆炸了好半天没能打进去。
方吟,跟我过来。
哲学家笑着叫方吟同行,方吟既紧张又好奇,稀里糊涂坐进了一架战机当中。
今天我们来讲战机的使用方法。
接着方吟就看到,哲学家发动上百架无人战机,又亲手操控着战机硬刚回去,然后不依不挠地追杀到人家基地,把基地周围弄得硝烟弥漫才算完。
方吟背心溢满凉意,一颗心直坠谷底,小声问:老师,要是我逃课的话,你会不会也
下方隐约飘来骂声,哲学家驾驶战机在基地上边环行,没有开口。
小破基地仇家很多,不时就有人前来扔炸弹,这里边还包括哲学家的几个学生。
方吟觉得这不是久留之地,打算学了哲学家的科学技术就走,只可惜文化、历史课比较多,学习进度很慢。
目前,《时空旅客》的故事便讲到了这里,主角遇难,意外被反派老师救走,在新地图升级,标准的爽文开局。
战斗场面激烈精彩,节奏也不算慢,梁松看得很舒适,但他眉头始终拧紧。
不是因为方吟弱小无力,毕竟是成长型主角,没必要一开始就要求方吟做出什么石破天惊的事,那不现实。
而是,防护罩、基地防御系统、意念输入法、炸弹技术为了追求那种高级的科技感,从原理到名称详细描写一通就算了,一个小小的棉花糖机,你也往高科技方面扯是怎么回事?
他喜欢看科幻小说没错,但一个故事最重要的是故事感呀!不是被乱七八糟的其他元素喧宾夺主。
不过故事看起来还行,算得上是一株合格的幼苗,梁松随手加入收藏。
梁松又上网搜了一下小说里边的几个名词,意外发现文中的这些技术居然还是有些理论支撑的。
于是,他写下评论时,语气也尽量和缓。
相里亭此时盯着电脑屏幕里边半天没动的文档,进入了一个所有作者都会陷入的窘境。
他卡文了。
卡在主角成长后的性格转变上,不知道后续怎么处理比较好,相里亭手托下巴陷入思索。
小说离不开塑造人物,甚至有一些小说的所有情节就是为了人物形象服务。
相里亭从没塑造过,手生,不过看写作指导相关的工具书,书上有那么一句话,大致意思就是让他学会观察自己周围的人,其中一个最好的对象就是自己。
人对自己的认识往往最深刻、最清晰、最长久。
但相里亭总不能把自己写成主角,再把一直以来的经历安进去,那未免有些自恋。先不说读者知道后会不会心情微妙,首先相里亭就接受不了。
于是,相里亭把和自己相似的一个人,写成了反派,反正性格符合,专业素养对口。
配角可以根据遇到过的人塑造,也可以适当简略,但主角不一样,所有细微的转变都要平滑地表现出来,这就让相里亭这个写作新手犯了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