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床上,忍不住思绪万千,一会想谢谌面对穷凶极恶的匈奴人太危险,一会想谢谌若是战场受伤自己根本赶不过去。
想太多的后果便是睡着后做了一晚上噩梦,虽然早上起来记不清了,只依稀记得是两军对战,大燕却处于劣势。
战场上一片血色,鸦声阵阵,白骨露于荒野。
他摇摇头,将所有杂念都甩出去,嘴里念叨着:梦都是反的,梦都是反的。
晚上没睡好,一天精神都不太好,连李县令叫他去商量学堂之事,他都有些提不起精神。
“书阁,报上来的商户名单我看了,还是你有办法,只限定了几个名额,果真物以稀为贵,商户们都抢破了头。”
毕竟要将商户的名字刻在学堂碑前,当世之人可见,后世之人也可见,虽说商人无法建功立业考取功名,实现人人称颂的“三不朽。”但是起码碑刻埋在门前,风吹雨打也不会早早朽去。
林书阁打了个哈欠,“大人,学堂修建得怎么样了?”
“快完工了,你说的那个相里谷是个人才,怎么没早点挖出他呢?”李县令扼腕道。
林书阁又打了个哈欠,“大人,既然没什么事,我先告退了。”还有一大堆公务没干呢。
李县令乐颠颠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年轻人要节制点,晚上好好休息,不要出去鬼混。”
林书阁无语至极,在心中翻了个白眼,“大人,若您太闲,我这边有些公务需要您看看。”
李县令一听这话,立马拿起桌上的公文,假模假样看了起来。
“大人,下官告退。”他走过去将李县令拿倒的公文转过来,转身走出了正堂。
还没到吏舍,就有差役来报,说是有外邦商贩要见他。
林书阁心中诧异,哪里的外邦商贩?
第55章
林书阁走出县衙, 看到一个异族打扮的人正候在外面,听到他的脚步声,便转过身来。
“大人, 是我啊,好久不见, 不知大人可还记得我?”
竟然是达布, 当时在关市闹事还牵扯出奸细的达布。
林书阁笑道:“自然记得。”
看他身上穿着丝绸制的衣服, 手上戴着宝石,看来富贵发达了不少。
“上次承蒙大人相助, 我得了阏氏青眼,往来贩卖东西,挣了不少钱。”他一双碧绿的眼睛神采奕奕。
达布说完又从布袋中掏出一些种子,“这是大人让我找的种子。”
林书阁仔细查看了一番, 有杏、胡椒、桃的种子, 还有各种类型的谷物,没有林书阁记忆中后世出现的辣椒和粮食作物。
他不由得叹了口气,看来这个时代没有大航海还是到不了美洲, 带不来玉米和土豆,不然这两种作物耐寒耐旱,很适合在西北种植,产量也高。
达布见他兴致不高, 赶紧从另一个布兜里掏出一棵植株。
那是一株大约半尺的绿植,叶片长椭圆形,垂着几条细长的果实, 有些是青绿色,有些已经开始变红了。
达布介绍道:“这是我从大秦商人手中买下的,据说那边的贵族很喜欢赏玩……”
林书阁惊喜地看着这盆辣椒, 简直有些老泪纵横,本来都没抱什么希望了,结果真的找到了。
辣椒在林书阁的时代一直到明末才被广泛种植,刚开始传进来时也是被当作观赏的,毕竟看着果实鲜亮,吃着又有同感,谁知道后面竟然成为饭桌上必不可少的调味品。
达布见他半天没动静,以为又不喜欢,正想开口。
林书阁直接道:“种子都留下吧,尤其这个,先给我吧。”
他小心翼翼从达布手中接过辣椒,抱在怀中。
达布见他喜欢这个,心道总算没白来,抓了抓头发,直把一头卷发抓得乱糟糟的,“我听乌孙的商人说甘州出了一些新样式,有精美的羊绒,还有像天上的雪一样洁白的纸,不知大人可有门道?”
他一副我在这里只能靠你的样子,林书阁上下打量了他几眼。
看得达布心中忐忑,大人到底是什么意思?
“一会给你个条子,你直接去周记成衣和钱家和两家亲自谈就行。”
周家和钱家?如今西域商人哪里不知道这两家,他消息没有其他人灵通,但也听过两家大名。
“多谢大人。”达布激动得转圈,简直无法形容自己的心情,恨不得此刻拉着林书阁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