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话没有文字,林书阁听着很像表音文字,学习拼音应该会更好接受。有孩子现场跟林书阁展示了一下拼音和羌话一些音的不同。
林书阁听着他们一边说着羌话一边拼着拼音,突然想起来他曾经听过谢谌对少凉部首领说过几个音,当时双方脸色都不好看,他后来也不好多问,这会听着羌族小孩一直在耳边闹,鬼使神差般问了出来。
有孩子用别扭的汉话回他,“好像是斜苏温这几个音。”
斜苏温?什么东西?
正巧这时谢谌在远处叫了他一声,林书阁只好与他们告别,让他们有什么事尽管与夫子说,不必太过小心。
第140章
时间过得飞快, 春耕后除了处理县中的一些公务之外,林书阁还去视察了一番火器的情况,火枪的制作已经很成熟了, 林书阁将制成的一批火枪交给了谢谌,让他挑选军中射术优秀的士卒组建了火枪营, 日日训练, 已经初具成效。
他本来想试试后世的火铳的, 但因现在的技术不行,很容易炸膛, 相里谷和方垣每日试炼各种金属,想尽力控制火药燃烧后炸膛的危险,
因此,还得再努力尝试。
不过他现在最关注的还是土豆, 棉花生长周期太长, 这会还是绿色的植株,而土豆只需要三四个月的生长期便能成熟,因而这段时间, 林书阁几乎是一闲下来就往漠水谷地跑。
进入夏季,太阳已经十分强烈,清泉县其他百姓正在准备收麦子,漠水乡的百姓因未赶上上一季冬小麦的种植, 故而多去县中收麦挣钱。
林书阁到漠水乡的时候,穆远舟和吕复已经等待多时了。
土豆成熟之时,枝叶会开始发黄, 原来蓬勃生长,枝繁叶茂的绿植现在好些都趴伏在地上,吕复蹲在田头用手拿起一片叶子, 脸上带着些心疼,毕竟这些根苗是他一日日照看长大的,这会却仿佛生命走向终点一般成了残枝落叶。
“怎么露出这种表情?来,给我一个锄头,挖出来看看长得怎么样了?”林书阁好笑地看着吕复仿佛自家孩子受到摧残一般的表情。
穆远舟倒是开开心心地递给林书阁锄头,还问道:“大人,怎么不见卫大人?”
林书阁回了一声:“仲宣今日有事。”然后便抡起锄头挖了一小块地,虽说当时种的时候根茎之间留有间隙,但土豆的苗越长越茂盛,这会因到了成熟期,藤叶相互缠绕,分不清是哪一株。
他连挖了几锄头,深红色的土壤被翻了出来,里面包裹着几颗淡黄色的土豆,长得比当时达布带来的种子要大一圈。林书阁将锄头丢下,用手刨开土壤,将藏在土里的土豆一一挑出来。
穆远舟和吕复都蹲下帮忙,一连挑出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土豆,二人脸上俱是惊诧的表情,他们听林书阁说过土豆产量高周期短,但是亲眼见到,还是会感到震惊,这要是整个大燕的土地都种上,一年收上一两茬,得少饿死多少人。
“长得真好,多亏二位了,将其他人召过来吧,这几日将这一地土豆都收起来,不过这东西虽然产量高,但会伤到土地,这地留着再种一茬其他粮种养养,之后才能继续种土豆。”林书阁嘴角带笑,手里捏着一颗最大的土豆,虽然不能和后世的产量相比,但今年吕复等人精心伺候,用水和肥料都控制得比较好,比他想得产量好多了。
见两人一直没说话,林书阁又道:“这批头茬你们也尝尝,土豆可以煮着吃,炒着吃,烧着吃,炸着吃,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大人,就这么几苗能长出来这么多,这片地得有多少?”穆远舟久久不能回神。
“到时候就知道了,这块地这次能留好多种子,今年若是有百姓想种,还能再种一茬,不过人太多种子得限量。”林书阁想着后世亩产两千多斤的盛况,心中感叹不已,可惜他是个文科生,造不出来后世的化肥。
穆远舟站起来看着一地的土豆,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吕复则是激动地拿出来怀中的本子,将刚刚所见一一记录了下来。
“不过这东西也不能当作主食,但百姓家中有麦有粟,再添上土豆,起码也多一种粮食,家中有粮才能让百姓安心。”
“大人,我马上找人过来收。”穆远舟听了他的话,将神思收了回来。
林书阁点头,将刚刚挖出来的土豆用藤叶绑好,准备回去炒几道菜吃一吃。
他刚走,穆远舟便将平日里的干活的几名老农找了过来,又托他们找了一批乡里勤快的年轻人来收土豆,等百姓用锄头挖出来,看着满地黄澄澄的土豆之时,所有百姓都惊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