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夫是在怪我明明答应你此时不掺和南方,却转头就与皇兄陈情吗?”梁王长相俊秀, 垂着一双眼睛更显无辜, “唉, 我也是身不由己啊,这其中各种缘由, 林大夫必然也是清楚的。”
林书阁装傻:“殿下怕是高看我了。”
梁王晓之以情:“其实不止是因为那些,我确实喜好农事,能亲眼看着贫瘠的土地里种出果实,确实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林书阁看着他, 还未说话, 马车外面的仆从道:“殿下,岳林园到了。”
林书阁从马车上下来,现在的岳林园一片绿意, 目光所及之处尽是长得十分茂盛的庄稼。近处的麦苗和粟苗整齐排列着,远处是已经抽出叶子的土豆苗和辣椒苗,叶片上的露珠晶莹剔透,四周都是清新的绿植和泥土气息, 一切生机盎然。
“今年春耕按照你说的方法试着种了新粮种,确实长势更好了,等过段时间就可以种棉花了。”梁王蹲下来, 摸着一株翠绿的枝叶道。
“今年皇兄也在燕都放出去一批土豆和辣椒的种子,等会带你去看看,长势都很好, 尤其是辣椒,自从这东西从西北传过来,备受人们追捧,刚开始因为稀少,只能贵族和高官府上享用,后来多了,平民百姓家中也都能种上一种。”
“陛下仁德,这是百姓之福。”林书阁捏着手上湿润的泥土道,脚下的地还微微带着湿意,应该是刚刚浇的水。
“林大人更是心怀仁爱之心,燕都百姓如今耕种用的曲辕犁,浇水用的筒车,做饭用的鼓风机,这些皆是出自你之手。其实,定远郡守的文书到的时候,有关这些的奏报皇兄也会让我看,我时常在想,能想出这些东西的会是怎样一个人,直到我那次在岳林园中亲眼见到你,就知道传言非虚。”
“殿下谬赞,我身为一方官员,自当为百姓做些实事。”林书阁自觉担不起这样的评价,回道。
梁王却没理他的话,继续道:“若不是皇兄肯定不放人,我定要拉着你去南边。”
林书阁微微一笑,不敢回答这样的话,他自然不可能与藩王扯在一起。
“林淮亭,你与谢校尉可是真感情?”梁王突然道。
林书阁心中咯噔一下,瞥了一眼梁王,试探道:“殿下何意?”
梁王看着他面色平淡,仿佛并不知情的模样,“本王近日听到一个传言,是有关你与谢校尉的,传言说得有模有样,说你二人弱冠之年,却一直不肯娶妻,是因为你二人做了夫妻。”
林书阁脑子轰的一下有些发蒙,他倒不是在乎这些流言,他在乎的是这些流言背后的始作俑者想做什么。
“多谢殿下,我知晓了。”林书阁回了他一礼,“我还有事要处理,先告退了。”
“等等,林淮亭,断袖分桃之事又有何稀奇,此事你不必放在心上,民间议论过一段时间后谁还会记得这些。只是,谢校尉刚刚出征,就有人在这节骨眼上强污你二人名声,明显有所图,你需得小心。”梁王又道。
“多谢殿下提醒。”林书阁真心道。
林书阁走出岳林园,边走边思索此事当如何解决,若只有传他与谢谌的关系也就罢了,大不了直接认了,怕就怕后面会引发其他的事,不知这背后捣鬼之人有什么目的?
“阿洵,你去查一查这传言的源头来自何处。”林书阁说道。
“是,大人。”阿洵应声道。
之后的几日,燕都百姓皆在私底下议论纷纷,古往今来,这种八卦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等林书阁反应过来时,竟然闹得满城风雨,连林萱和林清远都听说了此事,还跑来安慰林书阁。
林书阁笑道:“知道又如何?我与仲宣行得正坐得直,又没有做违背良心之事,让他们说去吧。”
“就是,谁要是敢在我面前说大兄和二郎,我就狠狠揍他们。”林清远张牙舞爪。
林萱因平日里多接触燕都贵女,又因为两位兄长的长相才干,经常被她们询问林书阁和谢谌定亲与否?可有意中人?这次被这个惊天传闻惊到,自然要与林萱打听传言是否为真,林萱摸不准林书阁和谢谌此时的心思,只能敷衍过去。
“大兄不知,这几日我被她们堵住要问个究竟,好些姐姐已经相信了最近的传闻,伤心得厉害,不过有些却剑走偏锋,认为大兄与二郎的长相,若要真是这样,倒也赏心悦目。
林书阁听着林萱自述最近的烦恼,安慰道:“顺其自然吧,若真到那一天,我与仲宣自然不会否认。”
等双胞胎离去后,林书阁嘴角的笑意淡去,这几日一直未能查到传言的源头,不知是何人有如此能力,就跟当年仲宣身世的传言一样让人防不胜防。
等等,仲宣身世的传闻,难道是?
“大人,大人。”大堂外传来贺青燃的声音,紧接着便看到他的身影,他跑得气喘吁吁,身后还跟着一脸为难的仆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