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的许云帆走起路来,一米多的大长腿走的飞快,脚下都快生风了。
正午的太阳那叫一个晒,出门没多久,许云帆便热得汗流浃背。
他有些后悔了,早知道就不该一时兴起要出门。
为了让秦润高兴,他真是脑子抽风的厉害。
第52章 好好的人不做,做什么王……
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 已经收不回来。
再者说,男子汉大丈夫一言九鼎,怎能言而无信?
许云帆想到对秦润的承诺, 咬咬牙继续赶路。
在家等人的秦润满腹心事, 地都不翻了,捡了一箩筐的玉米坐在屋檐下等着许云帆回来。
许云帆没等回来, 倒是先等到了在镇上只找到半天活做的方猎户。
方猎户在镇上做了两个时辰活, 下午实在找不到活干了, 只能带着方一方二垂头丧气的从镇上回来。
因为今天做的活是在码头扛大包,三人倒是赚三十文,别看三十文很多,听起来已经不错了, 但是,方家几口人,全靠方猎户与方一兄弟赚的银子过活, 所以, 方家的日子, 依旧过的捉襟见肘。
方猎户回到家,吃饭时听方奶奶说起秦润的事, 吃过饭后, 带着方一连休息都顾不上便匆匆赶来。
倒不是方猎户想把秦润的活揽下来, 而是想着, 也许秦润是真的忙不过来了,他们父子在镇上没活干, 来帮忙也就帮了,还提什么工钱啊。
所以,方猎户一来, 便说:“润哥儿,你跟你方奶奶说的事,我听她说了,我们过来帮忙,不过,这工钱就算了,你方伯伯我闲着也是闲着,帮个一天半天的没问题。”
十七岁木讷寡言的的方一没说话,坐在方猎户身边,只跟着点了头,示意他的立场。
“不行的,”秦润摇摇头,“云帆说了,必须要给工钱的,现在由他当家,我不好跟他对着干。”
“这怎么是对着干了?我说你这孩子,银子多了是吧?”方猎户扫了一眼堂厅,没见别的人影。
有关许云帆这人,村里传的沸沸扬扬,方猎户至今未见过,不由好奇,“他呢?不在?我们是在给你们家省钱,他还能不乐意?”
不会省钱的汉子可要不得,败家。
秦润回道:“云帆去镇上了,还没回来,他说了,村里人都不富裕,家家户户都要生活,就是亲戚也没这么帮的,所以,这工钱,该给还是要给的,若是让你们白做工,村里人指不定要在背后说点什么了。”
比如,他们会猜测,秦润会不会与方猎户有一腿,否则,非亲非故的,方猎户家那么艰苦了,有那帮忙的时间,自个上山打捆柴卖了难道不好吗?
庄稼人,以土地为生活之本,更有甚者会猜测,方猎户家三个孩子,地、田都没有几亩,就这,三个孩子将来要娶媳妇,估计够呛。
小秦家两个哥儿,大的那个丑的可以,至今嫁不出去无人想娶,小的又是个不会说话的傻蛋,可再怎么丑,再怎么傻,人家也是能生的哥儿不是?
古人传宗接代的思想较为封建,加上小秦家有田有地,一旦他们兄弟两嫁到方家了,小秦家的一切,不就是方猎户家的了?
这些恶意揣测,使得方猎户之前去给秦润帮忙,也是内心忐忑,一度不知,自己究竟是给秦润帮了正忙还是倒忙。
偶尔帮一次,还得偷偷摸摸的,见不得人。
方猎户没见过许云帆,不由好奇,“润哥儿,许小子对你好吗?你这请人的工钱是自己掏的吗?”
有关许云帆这个外来户,方猎户想,他应该没什么银子才对,结果秦润倒好,让他当家做主也就算了,居然还同意请工,这工钱不是银子的吗?
越想,方猎户越觉得许云帆就是个吃不得苦头的败家子。
“方伯伯,你放心,云帆对我还有安哥儿很好的,他来的时候,身上带了点银子,这不,我家秋收晚了,再不加紧,只怕赶不上了。”
春种时,小秦家的地全靠秦润与秦安种,大的负责开坑,小的负责放种子,然后再把种子盖起来。
这活看着步骤好像很简单,但只有做过的人才知道,前期的除草,翻土松地,那都是累活,是个大工程。
秦润种了几天玉米,锄头挥得手心的水泡长了又破,破了又长。
饶是如此,家里只有一大一小两人,他们种完地后,其他人已经种完十几天了。
种完玉米又到了种稻谷的时候,家家都忙,谁能放着家里的春种去帮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