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听到这句诗,谢柏洲三人显然愣住了。
哪怕没听过这句诗,但其诗意却是令人大为惊叹。
“许公子,敢问这句诗出自何处啊?”沈如溪一脸的兴奋。
“出自何处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要不要来一个?”
许云帆就是故意的,这帮学子,不说个个心比天高,但总归是学子,你没点本事,就冲做了几样好吃的东西,人家又凭什么对你另眼相待?
有时候,人家愿意与你交好的前提是有利可图。
亦或者是品性相投。
在现代,人们经常说,没有共同语言很难沟通这类的话不是说着玩的。
人家学子出口成章,开口之乎者也,闭口之乎者也,你跟他开口下地干活闭口起来干活,你说的他不感兴趣,他说的你听不明白,沟通不在一个层次,从一开始人家就对你不感兴趣,自然没有交流的欲望。
不交流几下,怎么算认识?
“要要要,快给我们每人来一个尝尝鲜。”谢柏洲盯着面包的眼睛亮得吓人。
他们三人都是不缺银子的人,价钱都不问,就惦记着先吃了。
许云帆分别给三人递了每人一个,“你们尝尝,要是觉得好吃了,下次再来我这买啊!”
“好说好说。”谢柏洲顾不上多说,手中蓬松的面包散发着一股香甜的味道,引得人垂涎三尺,咬上一口,那更是不得了。
沈如溪、林萧然、谢柏洲刚咬第一口,眼睛便亮了起来,很快,三人两三口便将手中的面包给消灭个干净。
沈如溪回味着,舔了一下唇,“你这面包好吃是好吃,就是不够实,我三口它就没了,都还没品出味来呢。”
许云帆笑笑,恍得沈如溪三人眼快瞎了,他娘的,本以为他们整天面对齐修泽那厮的男色,早该习惯了,哪曾想,许云帆这小子比齐修泽更胜一筹。
果然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面包越蓬松越好吃,要是太实,那跟馒头有什么两样?你们还吃不吃?”
三个大小伙子,一个面包,估计塞牙缝都不够。
谢柏洲三人本就饿,异口同声的道:“要。”
这么好吃的玩意,肯定要吃到饱。
许云帆与三人闲聊,“今儿学院的学子出来的好少啊!”
林萧然咬下一口面包,含糊不清回道:“最近放农忙假,不回去的学子,多数都是外地来的,有的身边不缺人伺候,你看这日头晒的,他们哪愿意出来,吃食方面都是让身边的小厮、书童准备,我们仨与他们不一样,身边伺候的人不在,只能自食其力。”
许云帆想想也是,能入清风书院的学子,不是来自农门学子的,大抵都是不缺银子的人,有个小厮、书童贴身伺候很正常,许云帆叹口气,“原来如此,看来我下次得换个地方卖了。”
他想了那么多,唯独没想到这一点,不由摇头感叹,“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百密还必有一疏,看来我还是个圣人啊。”
谢柏洲三人顿了一下,这个许云帆真的是来自农门,是个大字不识一个庄稼汉吗?
若是,为何他蹦出来的话,怎么那么有道理呢,听着还朗朗上口呢?
沈如溪嘴巴忙着吃,不忘抽空问一句,“许云帆,你真的没读过书吗?”
许云帆抬头看沈如溪,语气有点诧异,秀气如月的双眉微拧,似有不满,“我没读过书?你在跟我开玩笑,要是我这样的都算没读过书,那世上就没一个读书人了。”
“哦,你这么厉害?”谢柏洲不太相信,许云帆看起来比他们还小一些,就算读书,又能读过几年,他们三人,六岁开蒙,七岁熟读百家姓、三字经等,到现在也是读了十几年书,他们都不敢说这种话,许云帆倒好,口气大到口出狂言。
许云帆摆摆手,“厉害不敢说,不过我也没说错吧,琴棋书画,骑马射箭好像没有哪一样是我不会的。”
许云帆这话倒不是在吹,从三岁开始,他便表现出与一般孩子不同的一面,不仅能够做到过目不忘,最主要的是,三岁的年纪,旁的孩子还处于爱哭爱闹坐不住的年纪,他已经能捧着一本书看上半天屁股都不带挪一下,安安静静的,可爱的不行。
或许是因为太有天赋,许云帆什么都学了些,很意外的事,学这么多,换其他再天才的人,只怕也是学个皮毛,许云帆却不会,除了做菜煮饭之外,他是学啥会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