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梨村的人?不可能吧,这附近十里八村的人,不说每个人我都认识,但要是有个像你这样长得令人眼前一亮,让人过目不忘的汉子,我想我肯定不会不认识你才对,就你们村的那个书生李云飞我就见过他,还记得他长什么样呢。”
“大兄弟,你这话说的没毛病,确实了,像我这样难得一见的汉子,若是见过,确实会令人过目不忘,我呢确切来说也不是大梨村的人,我就是个上门的哥婿。”
“啥?你是上门哥婿?”那汉子好似大为震撼,“这年头,上门哥婿的要求都这么高了吗?”
还是大梨村哪个哥儿长的倾国倾城,能招到一个这样的汉子?
就眼前人这白面书生的模样,就算家里穷的揭不开锅,要入赘,那大可以选镇上有钱人家的哥儿,到时候入赘进去,不愁吃喝,岂不是比入赘在村里的好?
“小兄弟,你入赘的哪家哥儿啊?”汉子显然对此很是感兴趣,黄果也摘够了,三两下直接从树上跳下来,几个窜身便爬到的小路上,同许云帆面对面。
这问题问的许云帆骄傲了:“就小秦家的润哥儿,你认不认识捏?就那个十里八村最高最俊的哥儿就是我夫郎了。”
“啊?你是润哥儿的夫郎?”那汉子也就是蓝铁柱忍不住上下打量起许云帆来,不是,润哥儿的相公咋的这么有眼光的呢。
蓝铁柱不得不夸,“小兄弟,你是有点眼光的。”
“那是,你看我这双独具慧眼的大眼睛,哪能看错人啊,好了,我不跟你聊了,我还得去找我夫郎呢。”
许云帆转身想走,蓝铁柱便追了上去,“小兄弟,你不知道吗,润哥儿今天来看我爹了,我就是蓝家老三。”
无语的许云帆:“……我第一次来这。”
你不说我能知道就厉害了。
蓝家人晚饭都准备好了,只等蓝铁柱回来就开饭,待院门传来动静后,蓝家人看去,好家伙,蓝铁柱同个没见过却让人见之不由一愣的小汉子有说有笑的走了进来。
那小汉子也不知道说了什么,听的蓝铁柱笑得见眉不见眼。
许云帆一口一个铁柱叔,方才还喊人大兄弟,得知蓝爷爷是蓝铁柱他老爹后,改口那叫一个快。
蓝家人在得知许云帆是润哥儿的相公后,赶忙给许云帆添了一副碗筷。
许云帆客套了两句便坐下了,饭后,蓝金柱他们拿过两个背篓,背篓里装的都是果子,有一背篓黄果,还有一背篓的桃子。
蓝爷爷吃了一碗饭便咳嗽起来,好不容易停下来了才开口让秦润赶紧回去。
他以为秦润同许云帆是走路来的,这会日落西山了,也凉快,脚程快的话,天黑之前便能到家了。
许云帆看着两背篓的水果,笑得嘎嘎响,“这么客气的吗,这水果太多了,润哥儿一个人估计都吃不完。”
一个人吃不完,这不是还有他吗。
“你不是爱吃吗?”
想到饭后许云帆还干了三个大黄果,蓝铁柱不由觉得好笑,这小汉子,嘴上这么说,可蹲下身把背篓背起来的速度比谁都积极,“放心吧,这一背篓的黄果,上边的黄了,下边有的还青呢,可以多留两天。”
许云帆笑呵呵的,临出门前又回头看了眼把他们送到门口的蓝家人,心想,这一家子人都挺实在,心地好,不由说了一句:“蓝爷爷,您咳嗽老不好,还气喘、咽痛、咳黄痰、不时发热体虚,估计是肺热,明儿去医馆让大夫好好瞧瞧。”
“许小子,你……你还会医啊?”蓝金柱已经反应不过来了。
农家人并没什么所谓食不言寝不语的习惯,对他们来说,在饭桌上说说吵吵的反而更热闹。
在吃晚饭时,蓝爷爷同许云帆一通交谈下来才得知,许云帆不仅是云润客栈的掌柜,这人还在清风书院担任夫子,可谓是很有出息了。
如今,听许云帆的意思,他还会医?
“略懂一二。”许云帆虽自信,却也知谦虚。
略懂一二?
这个略懂是什么意思?
蓝家人不知道,但在方家女出嫁那天,他们同方婶一问,好家伙,许云帆能把胎位不正的孩子扭过来,还能把溺水没气的人给救活!
就这,他还说自己于医术上只是略懂?
这人对‘略懂’这个词,莫不是有什么误解。
原本蓝家人不信的,毕竟他们不是没带蓝爷爷去镇上看过,可那些大夫开了一副又一副的中药,他们熬了一罐又一罐,结果蓝爷爷的咳嗽一直没停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