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晚这才叫来李保,李保显然知道,各国送美人这件事,算是彻底恶了王上。
前些日子,各地方送来了那么多美人,王上可是丝毫没有怜香惜玉。
听说参与进来的官员都麻了,回家一看,老婆又多了个郎君。
还是皇帝亲自下旨,怎么办呢?孩子又多了个爹呗。
这些官员恶心死了,联合了官员,说皇帝不慈,竟如此侮辱他们。
迟晚直接派锦衣卫上门训斥,“你等那么多小妾,你老婆有个小妾怎么了?”
李保心知王上心情不好,忙道:“王上,别国进贡给大周的东西,那就是大周的,大周怎么分配,就与别国无关了。”
“那些个男乾元,就送去干苦力吧,正好有些工缺人,不要钱的苦力哪里找。”
“剩下的那些美人,赐给大臣们不好,正好一些作坊里面需要人,王上以为这样安排如何。”
迟晚笑了笑,“只要不安排在机密作坊里,你看着安排就行,本王倒是不担心这些美人。”
跟随而来的还有各国的王子王女,这些人处理起来才麻烦。
他们的身份高贵,是真正的使者,他们来是为了和亲,身份不是进贡美人,他们并不属于大周,只是两国建交的桥梁。
大周需要时间发展,总不能一下子把所有外族都给得罪了,到时候他们联合起来,呈包围式骚扰大周,就算不能攻下大周,也会带来很多麻烦。
迟晚叫李保过来,不是让他出主意的,“告诉鸿胪寺,拒绝沽南入住会馆,沽南非正统。”
要是大周同意沽南入住会馆,不就是承认沽南可以代表北宁了,那真正的北宁皇室就成了笑话,另外的部族首领能愿意?
“琉璃跟西域各国送来的人,就按照你说的做,至于他们的王子跟王女,把未婚宗室的名单给本王,记住,一些不能见人的资料也需要。”
这样一来,近百个美人,就剩下了几个王子王女。
而且看王上的意思,是想让宗室跟这些人和亲,一举多得。
李保连忙行礼,“是,臣马上去办。”
有些宗室是闲散的,这些人没事干,靠着宗人府养着,最适合和亲。
但凡有点儿能力的宗室,迟晚可不会让他们和亲,有能力就代表着日后有可能会得到提拔,就会接触到大周机密,这些人要是和亲了,万一被忽悠了可不好。
所以啊,这些王子跟王女,就跟闲散宗室和亲最好。
迟晚揉了揉发痛的脑仁,起身往内间走去,虞九舟还在批阅奏折。
“陛下可听到臣的安排?”
听到她的声音,虞九舟这才抬起头来,“安排得不错。”
迟晚凑到她的边上,看着她手上的奏折,“这些人都选了谁做内阁首辅?”
“董书翰,王珅,窦徽音。”
董书翰都察院都御史,很早之前就是虞九舟的人,在夺嫡过程中,出了不少力,此人能力不错,但过于圆滑,毕竟出身贫苦,一路能做到从二品大员,没有背景的情况下,可以说是非常不容易了。
王珅出身王家,王谢两家是千年世家,分布在各地,王坤祖上是琅琊王家,族谱上记载的,后来去迁家京都,如今是工部尚书,刚任两年。
还有一个是窦徽音,这位出身寒门,二十一岁的状元,翰林院三年,兼户部给事中,掌握绝对的权力,给事中这个职位,级别只有七品,手中的权力堪比三四品的大官,很容易一飞冲天。
本来翰林院出身,清贵得很,外出历练回来,就能升职,只要不出现什么意外,五十岁以后,跻身九卿是没问题的。
特别是,她还身兼给事中,不仅清贵,又掌权,这样发展下去,她绝对前途无量,又是阁老张维斯的女婿,日后的发展可想而知。
只是她却给圣元帝上了一道折子,论八要素,句句不提变法,句句都在变法。
圣元帝很抵触变法,哪里会同什么八要素,就让她离开京都,去地方上任职,先是知府,后来回到京都任少詹事,品级没升,总归是回到京都了。
没两年就升任从三品光禄寺卿,可惜张维斯被贬后,窦徽音就被政敌给弄出去了,本来只要张维斯一退下,她就能入阁,现在却到地方上任职通政使,虽也是正三品的高官,比起内阁可差远了。
虞九舟登基后,窦徽音递上来一道奏折,上面写的是新的八要素。
比起之前地改善了许多,明显是经过地方历练,写出了新的东西,当时变法还没有稳定,对窦徽音的八要素,迟晚跟虞九舟都看过,可惜没办法马上进行,只能等变法稳定后,再商议修改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