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九舟登基六年,文治乃变法强国,民富安康,武功更明显了,平定内乱,驱赶外敌。
打废了北宁,把南越几乎夷为平地,东海倭寇尽灭。
上位短短六年,就做了别的皇帝一辈子都没有做到的事。
就是迟晚知道的,历史上做到这些的皇帝,那也是屈指可数。
虞九舟证明了自己做皇帝,就算比之太祖太宗也不差,皇帝这个位置,她做得不错。
不管满朝文武承不承认,至少百姓们承认,当今陛下正统皇帝,为百姓带来了好日子,以前吃不饱,卖儿卖女是常有的事,现在老人孩子能吃饱,他们这些中年人,吃干的也能吃八分饱。
这对百姓们来说,几乎不敢想。
虞九舟跟迟晚走在田间,两人难得走出京都,本也是为了出来散心的。
正月的天气还很冷,田间没有人做事。
等到进到了村落,她们在村口看到了一间不同于周边的房子,那是一间由砖砌成的房子,这个村子以前叫什么她们已经不记得了,现在叫红砖村。
是大周第一个做砖厂的村,当初建窑炉,弄成砖厂,村子还不同意,现在赚到钱了,别提多开心了。
烧砖这件事,很多年前就开始了,只是在工匠的努力下,改善了烧制条件,让烧砖投入没那么高。
要是有了蒸汽机,说不得日后草房全部变砖房。
当然,这是需要时间的,基建需要时间,一点一点地把大周变得更好。
这家砖房,应该是“村委会”,其实就是村子里议事的地方,砖厂属于国有,里面也是有吏的,这里就属于砖厂衙门了,平时村子里面有什么事情也在这里。
迟晚牵着虞九舟的手走了进去,就听到有人在念着什么。
“正,这就是咱们陛下,正统皇帝的正,现在是正统六年,这四个字,大家学会了吗?”
“会了。”
回应的声音整齐划一。
紧接着教人的女声再次响起,“这三个字是秦玉王,今天我们就学这七个字,正统皇帝,秦玉王。”
“我们对陛下跟王上不会陌生,因为陛下跟王上,我们才有这样好的日子对不对。”
众人高呼:“对。”
迟晚跟虞九舟站在院中,看着屋里的情况,心情莫名激动。
一间能容纳二三十人的屋子里,大家都坐在一起,中间有两个炉子,炉子上烧着热水,每个人的手里都有一个竹杯,里面冒着热气,用来暖着手。
这些人看起来都是村民,冬日里面人少,也可能是现在是休息时间,外面冰天雪地的,一行人进来暖和暖和,还能喝口热水。
正好,这个时候进行扫盲是最合适的。
新法里面,有扫盲的任务,不说张嘴闭嘴之乎者也,至少能看懂朝堂的公告,或者是理解能力加强,不被人忽悠。
像这样的衙门里面,弄上几个炉子,再烧些水,为了省下家里的炭火,村民是愿意过来的。
没有活的时候,怎么都是一天,与其在家里受冻,或者浪费家中的炭火,不如到衙门来暖和暖和,还有热水喝。
里面的人看到了迟晚跟虞九舟,见两个翩翩玉人,穿着华贵的衣裳,众人的视线都被吸引了。
迟晚一袭道袍,外面披了一件青色兽毛披风,虞九舟一身玄色圆领袍,外面同样是玄色的兽毛披风。
这样的打扮,非富即贵。
看到她们,立马有人走了出来,“两位贵人可是有事?”
迟晚笑了笑,“在下与娘子出游,正好听到里面的读书声,就想进来看看。”
来人点头,“两位贵人若是没事,就进来喝杯水吧。”
“就不打扰你们了,我们该回了。”
迟晚笑着拒绝了,本来就是她们扰了村民们读书。
来人目送着她们离开,总觉得来人熟悉,一时半会儿却想不到对方是谁。
等人走远了,她还在念叨着,“道袍,道袍,小道士?”
“是陛下跟王上!!!”
“怎么可能,陛下跟王上怎么会来我们这里。”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她身边的村民笑她是不是傻了。
“就是陛下跟王上,当年王上是小道士的身份来过我们村,王上借住在我家,陛下连夜过来接王上回去,王上还给我家留了十两银子,银子我娘现在还留着呢,那时我十三。”
现在的她已经长大了。
“真的是陛下跟王上?”
村民们的眼睛里露出了兴奋,他们这辈子都没见过比砖厂厂长更大的官了。
等众人跑出去时,看到的只有车队的影子。
迟晚歪靠在马车里,没有什么坐相,“没想到遇见熟人了,她以前还是个小孩,现在居然这么大了,还教人读书。”